杭州湾北侧,极度闷热了两天的空气,在今日中午,天空突然变了脸,阴暗晦明中,暴雨倾盆而下,瞬间,路面的低洼处开始积水。
一点多,我骑上电动车,趁着大雨初停的间隙,赶紧去办公室上班。
一路上,雷声轰轰,霹雳连连,透过帽盔,看到我的东西南北,到处是闪电,有的在空中,有的窜到地上。我在想,使用中的电瓶车是否会把闪电引导到我身上呢?又或者,我如果用手机去拍摄动感的闪电,在拍照的瞬间,是否会有闪电入体呢?犹豫了一会儿,感觉确实捕捉不了闪电的轨迹,只能作罢。
大道上有公交车驶过,侧面扬起一片水幕,得亏我离的较远,否则,即使没下雨,我也会在那一幕水帘下被淋成落汤鸡。以前有被溅湿的历史,私家车有时候还能理论下,公交车却不方便与之掰扯。
快到办公室所处的园区,林荫茂密,看不见了闪电,但感觉雷声反而离我越发的近了,雨点却懒散的、有一搭无一搭的滴落。这也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风声、雨声、雷声,无不在催促着我,只有尽快赶到办公室,才能稍减大自然所带来的侵袭。
我一直都比较喜欢风雨里的感觉,那种未知的风险始终存在,不可预知,有可能生死就在一瞬间。
我曾在暴雨中的海水里只身畅泳,看着扑面而来的山一般高的海浪,看起来气势汹涌,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它就会变成温柔的绵羊,从你的身下轻柔的滑过,而那种随波浮层的舒爽感,在其他任何场合里都很难体会到的。
记得14年海南的“飞燕”,台风的边缘从我所在的地方肆虐而过,看着远处空中飘舞的广告牌、铁皮板等等,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种,使得我们能生活在这个星球,却也时常带来大小不一的灾害在警示着我们,要顺应自然,努力地去掌握其规律以应变,从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们在简书的阅读与写作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