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大半年时间,好像一直都没解决自己的写作方向问题。
这大半年来,与其说是“写作”,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记录”。
翻看了一遍自己这一年来写过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都是生活的零碎。写作对生活最大的变化,在于反思复盘的次数多了。以前,很多事情经历过就过去了,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慢慢淡忘。可是,现在经历过的一些困难与问题,都留下了印记,会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动用元认知能力,不再轻易受到情绪、直觉的误导。这对比那个没有开始写作的自己来说,成长是非常大的。
而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就是,写的东西不够系统化,对别人来说未必有用。有时候,我会纠结:
应该写别人想看的,还是应该写自己想说的呢?
因为现在人人都在写作,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由于早期的积累,很多自媒体已经崛起,每一个领域都有内容大咖的存在。如何在内容的海洋里面找到自己可以握住的一个木棍呢?看过不少成功的自媒体人的剖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找准一个垂直的领域,然后持续输出,深耕出更高质量的内容。
要做出“差异化”,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可是,越想做出点不一样的,就越会把自己的范围给收窄,同时发现自己做不到的话就会给自己很大压力,甚至丧失写作的动力。
直到周末的时候,听了笑来老师的《那些年我的创作经验》,他在里面分享了五条宝贵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关于差异化。在他看来,“差异化这个词本身并不准确,大多数时候你跟别人不一样并没什么卵用”。
盲目地追求与众不同,并不意味着是好事。
以前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总是不喜欢穿校服,以此张扬个性。可是这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甚至会在老师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即使他并没有想象的坏)。
在写作上也是一样。在知乎上,有个别大v就是依靠发表与众不同的犀利观点来吸粉,仔细研究他们的观点,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漏洞百出,而且从他的问题选择上就可以看出他是故意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去回答了,通过犀利的言辞来激起赞同方与反对方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他涨粉的目的。
只有差异,是没意义的。要有价值的差异才有意义,有价值的差异越大越好。所以,笑来老师认为,差异化的本质是:我真的拿出来了一个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内容。
这个概念的解释,真的让我震撼到。
一定要想尽办法找到那个正确且巨大的差异。
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要正确,其次还要差异巨大,可是不管再怎么难,也要想办法去找。往这个方向想下去也许会找到我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