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热点资讯
这两天,占居各大媒体显要位置的新闻《残疾人乘公交车被拒》,引起了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残疾人,理应受到特殊的社会待遇,无论身处何方,但是持有残疾人证4年后,来自湖南的小伙凌志坚却在乘公交车时频频被拒。只因为户籍不在无锡,就受到此般待遇。他从小就在无锡长大,属于典型的“打工二代”。成年后的他,在一次施工过程中,不幸从五楼摔至地面,被鉴定为三级残废,他的残疾人证是其老家残联于2013年给他颁发的。
众所周知,残疾人属于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特殊群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特殊关怀。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为这位小伙子想想:假如自己残疾,乘公交被拒,会是什么的心情?本来就留下残疾,要是能够自食其力,相信他也不想“占”这个便宜。有手有脚的,谁会在乎那乘公交车的一点钱?
从此事的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无锡的做法,一旦在全国被仿效,其只能落下挨骂的臭名。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社会,不应该带有任何有色眼镜看待特殊人群,户口限制这限制那,完全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与国家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无锡的城市精神为: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相信把此事与此相对照下,不难发现与其倡导的城市精神明显相悖。打破户籍壁垒,特殊关注特殊群体,使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各级各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义务。
(撰文|编辑:热点资讯 日期:2017年3月8日)
声明:此文系热点资讯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须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简书: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