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跟运营收集需求,负责的产品线比较偏重于运营,而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有点犯嘀咕,到底在运营眼中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好产品,如何让运营得到积极的反馈呢。看了一篇文章,总结总结,用我的理解再说明一下。
那什么产品算是一个好产品呢?
在运营的回答中,可能是“有口碑的产品”,“用户量和DAU都很棒的产品”,“像微信这样牛逼的产品”,“很赚钱的产品”。
这些回答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它活的不错。
好产品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性,诸如满足用户需求,体验好等,但在运营眼中没法区分出这些标准。
每个产品都会做需求分析:设计和体验是标配,但是只是设计和体验好并不能让产品脱颖而出成为爆款,关键满足需求的方式和程度,能不能帮用户再多想一步,让用户感觉到惊喜,这样会让产品自带的势能量级增大。
从运营的角度来说,“好运营”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好运营就是说,用户教育成本低,所见即所得,营销支持到位。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用户可以清晰便捷的参与产品体验,满意,并适当乐意地参与了互动和传播”
“好运营”能用较低的运营成本撬动较高的增长,不是绝对的低成本呢,而是相对于增长来说投入产出比高,这是每个运营都喜闻乐见的产品。
一、用户教育成本
-
用户角度的产品定义
a. 从用户的语言去定义产品,让用户能第一时间理解并能激发用户了解的兴趣和想象
-
用户对产品预期
a. 确认核心服务与定位一致
-
引导首次体验
a. 在理念上体现为是否有足够的内容,数据和及时的响应,对用户传达产品的活跃度,高效率
教育成本问题集中体现在用户的前置环节,在运营执行层面上很容易得到反馈,运营可以不知道产品具体的设计,但必须可以判断出产品问题的方向
二、所见即所得
服务体验是否足够明显,需求是否能立刻得到满足
比如工具类就是典型的所见即所得,而社区类如果活跃度低那服务体验显然就不能达到要求,需要运营花大力气去运营用户和社区
运营的均衡点:当核心服务的边际成本并不会随着用户增长而增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UGC,当运营机制和环境完善后,用户增长,UGC也会自然增长,不再需要增加人力的投入。
-
服务周到,覆盖率和体验度
a. 电商平台里面有用户搜不到的商品,碰到这种无法覆盖的内容,就需要通过数据去跟踪,从产品上去引导和推荐,优化点击使用率,降低因为覆盖率导致的用户流失
b. 体验度表现在通过手段来优化可能引发用户中断服务的环节。用户提问得不到回答,加载中这些场景都是中断服务的环节,而如果能够先显示缓存数据或者先推送一些历史回答或给出一些引导给到用户,缓解他的焦虑,就能让产品的体验流畅很多,反馈看起来及时很多
-
需求的挖掘
a. 比如通过互动分析留意用户的集中行为,譬如用户频繁点击”经验“明细,可以分析尝试围绕经验设计活动。运营需要有敏感的数据观察,并对用户行为的因果有分析思维
三、营销支持
这应该是最常见的运营需求了。互动功能,积分,分享,邀请,活动等
- 场景结合
a. 拿分享功能来说,如何在合适的路径嵌入,对应的利益刺激,流量回流时用H5互动还是直接下载,甚至与有奖邀请结合发挥作用,值得精细化的设计策略 - 降低技术成本
- 文档和跟进
运营眼中的产品 - 不可或缺
a. 产品经理同样高度关注数据,转化,用户行为,对用户行为的因果关系更了解,把控产品的整体设计,并对部分产品数据负责
b. 帮助运营将抽象的需求,化作逻辑清晰的产品需求,并产出可视化模型,协调设计和开发资源,跟进需求上线 - 亦敌亦友
a. 运营对用户增长,活跃度和留存数据负责,产品对迭代上线负责
b. 产品经理除了默默看数据外,可以听取运营反馈,针对运营问题主动提产品的改进意见和自动化的产品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
总结:
运营要有产品观,策划和执行运营手段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属性,衡量综合成本,反哺产品改进;产品要懂点运营。都是为了让产品活得好,喜欢是拥有,深爱是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