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山园帖
(六)安澜。其二。不是戡戎略,虚称一丈夫。据鞍冲众垒,仗剑奋雄图。疆场期能济,身躯敢爱无。恐贻轻敌笑,倖免累桑孤。附书近作鬼有事,湖海江海东南阔。龙涡
积气沉译通,诸国路职受万灵心,收拾烟霞富,包罗天地,深殊方吁,可讬蜃石莫重寻。归思。广武车尘下,春山气色高。人家留旧迹,战斗见前朝。香醖从村叟,鲜
花解佩刀。虚敖修炼处,牧子导烟皋。有台州意与弟子言。道涂三月好,嫩草杂新苔。弧矢村边少,江湖眼庾开。舟人归土鲊,盘豆食杨梅。玩弄赤城色,骑云日几回。
其二。每想龙公㠗,今思茹李花。老身随健杖,银汉犯孤槎。洞曲僧容瘠,水飞树影斜。但能长若是,日日睦山家。辛卯二月十六日书于琅华斋中。与长男无当
时进。表入都是日,男出都之任平水。父痴庵道人年六旬书。吾自脚气数发动,竟未听许此情,何堪寄药犹自得。也静思之。胜事莫复过此,气力弱犹未愈,吾君何
当至速附书,必向饶定须寄信。足下何当定返还,人望不心曲永嘉书。处定难以为其心也,偶诸兰若猥,辱见示诸家。书遍得看寻顿醒滞,思箕山老盟丈。庚寅王铎。体临前血后瘦于应
酬君翁委文,宽政莫相急也。印苍然敬谢,金错之力如觏,古钟鼎崔季珪,捉刀远不能及耳眼药,苦楚略布。慤意经碧词丈。王铎行。
补充知识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习书崇尚古法,强调「宗晋」,四十岁前多以习古为主,得米芾、《圣教》之意。五十岁后书入鼎盛,乃具个人面目。王铎善于将学习传统法度与任情恣性的自由创作巧妙结合,其艺术创作始终保持与古代经典的不断交流。《拟山园帖》是明代书法家王铎的代表作。王铎在书法上追“一王”,同时广泛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世称“神笔王铎”。他用笔张弛有度,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一生临摹阁帖,晚年他对于阁帖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有人随便指出其中一个,他便能临摹出来。他留下的这些临本,许多都是我们前所未见的晋人书法。王铎去世后,他的儿子耗费巨资,将他生前临摹的真迹,编成了一部《拟山园帖》。《拟山园帖》分为十卷,主要收录了王铎52岁至60岁时的力作,共计刻石九十多块包括王铎书写的信札、诗稿、碑文、序跋、临帖等作品一百余件。其中的临古之作,法度严谨,一丝不苟,不论大楷、小楷、行书、草书,皆能做到学谁像谁。如《拟晋王导》《临右军太常帖》《临王献之忽动帖》等,皆谨守古法,忠于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