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十六岁时,我为了和喜欢的女孩儿聊天,养成了强烈的反侦查意识。
只要卧室的门稍微有些许动静,我立马就能“垂死床中惊坐起”,把手机关屏放到桌上再躺下假寐,避开来房间看我有没有盖好被子的家人,然后在他走后,再偷偷给她回复消息。那时候的喜欢很简单,虽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就是心心念念着要她开心,哪怕花再多的时间和陪伴我也愿意。
到了二十岁时,再爱上一个人,想的问题更多。两个人的工作,彼此间的距离,是否有勇气坚持,这都是现实和成长带来的更多的选择,然后运气足够好的就在彼此的同行中渐而圆满,差一点的就被某种因素打败了,可能是忙碌可能是替代,接着爱情在生活中就成了奢侈品,因为热忱本来就是稀缺品,用掉一点就少一点,最后只有不多的余温留给自己。
从校园踏入社会也有了七八年光景了,我对爱情的渴望也不如从前那般强烈,基本就是佛系的态度,命里有时终须有,无时莫强求,反正一个人安静得久了,什么事都习惯了自己去面对,也不知道孤独的世界里突然再闯进来一个人,会是一种惊艳,还是一种惊扰。
还记得《最好的我们》里有一句台词,“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着一整个青春。”我不知道怎样算好,怎样算不好,只是感觉吧,随着阅历年龄的叠加增长,反而越来越不清楚到底那个“她”该是什么样子,会什么时候来,偶尔念及这个问题,答案最好也不过像曾经看过的那一句:像TA明天就会来那样期待,像TA永远也不会来那样生活。
是否有哪一瞬间,觉得自己会孤独终老?太多了。
看着身边的人陆续结婚生子,自己还没有笃定地觉着能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的时候;一个人做手术看着旁边的病友有人照料却不愿通知父母不想打扰朋友的时候;发现自己越来越社恐喜欢宅在家里,但是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的时候;深夜感慨那些遇见和错过的人都很好,盘算余生大概是很难再有交集的时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那种哪怕心里再怎么翻江倒海,也从来不会主动联系别人的人。自尊心特强——“不来找就不来找”,有点倔强的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想孤立我,那就倔强地自己呆着。能让我主动去联系的人,也就只有我最在乎的朋友了吧。
习惯了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只是偶尔情绪爆发看个电视能泪流满面, 偶尔听歌轻轻跟着合,宅在家的时候听,坐车的时候听,连走路都要听,可能我一天说的话,都不如哼唱的歌词多。
有很多聊得来玩得开的朋友,但虽珍惜,却并不依赖这种关系,不爱跟别人倾诉和分享自己的喜怒,遇到什么事不开心也没想过和谁说,总是试着自己解决。
对了,我还有一个很细心的知己,特别合拍,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和她一致,在一起可以讲很多不会跟别人提起的心里话,但恰恰是在最舒服的关系里,总是多少存在着一点儿距离,不会过于亲密。
其实,我并不是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只是从很久之前开始,我就比别人更早的明白了很多道理,没有多少人,多少事真正走进过我的内心,也没有真正的跟谁产生情感联系。
也因此,当有人主动接近我的时候,过程中,随着对方对我影响的增加,我会有更多的期待,可一旦对方的表现低于她的期待,就会失落,开启冷淡模式,渐渐把关系拉开,再次回到自己安全的,不被打扰的世界。
很多时候不主动不代表我不在乎,只是一种惯性,我没有养成这种主动关怀的习惯,那种嘘寒问暖的话当然说不出口。
到了成家的年纪,亲戚聚会都爱问,有没有女朋友,要不要帮忙介绍?我知这些口吻并没有什么恶意,但还是觉着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在谈一场共同终老的恋爱之前,修炼好那个从容自洽的自己。
因为人这一生要妥协的事实在太多了,工作中要妥协,生活上要妥协,为人处事都要,婚姻就不要了吧?如果相伴几十年的人都是同床异梦,简直是一种罪过。
其实,比起孤独终老更可怕的是,没有和孤独握手的能力,把因为孤独产生的不安感付诸在一段感情身上,然后随着感情的失去变得更加不安,最后随便找个人将就。那些早年就碰上了灵魂契和的人是造化,那些辗转反侧孤单惶恐才是人生吧,谁不是在孤独里学会进化的呢?
当然,我依然期待那个能心意相通的人出现,但是,我希望在遇见她之前,我可以先去完善成一个更喜欢的自己。以及,我要把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上,真正的能够在相伴一生的人面前卸下所有的伪装与防备,而不是差不多就这样吧,找一个不在一个频率的人“搭个伴”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