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很多开关,这些开关就叫做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方法论。有些人他们就是打开的开关多了一点点,就能比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不管是什么复杂问题,要解决它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 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 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 第四步,总结问题。
如果你要解决问题,你就必须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这个问题,剩下20%的精力去寻找解决方案。
明确及理解问题
可以从三个方面明确问题:
- 第一步,找出对方关心的问题点。
- 第二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 第三步,明确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
定位和拆解问题
定义到“元问题”
元问题就是那些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的问题
用公式思维拆解问题
比如,对于谷歌来说,就是广告收入=展现量X点击量X每个点击的价格
【我的想法】
在平安工作期间,我们也经常采用这种办法来拆解工作指标、制定工作计划。比如,对于保险电销来说,保费=资源量X净成功率X件均,其中净成功率可以继续拆分,净成功率=接触率X线上提交成功率X收费成功率。这样拆解下来,解决如何提升保费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增加资源量?如何提升接触率?如何提升收费成功率?等等。指标拆分的关键是对业务流程比较了解。
案例1:煎饼摊的收入估算
- 煎饼摊的月利润=日收入X每月工作天数-运营一个月的总成本
- 日收入= 每天卖出的数量X每套的价格
- 每天卖出的数量=每小时卖出的数量X每天工作的小时数
案例2:北京地铁客运量的估算
可以从供和需两个角度考虑,从供给的角度看,可以算出北京地铁每天的运量;从需求的角度考虑,可以算出北京市每天有多少人需要利用地铁出行。
【我的想法】
以前在德邦的时候,跟麦肯锡一起合作过一个项目——新产品项目,该项目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来估算国内的物流市场容量。
三节课的课程里边,关于运营部分,老黄也讲过相关的指标拆解方法。
拆解问题的推理模式
在公式化思维的基础之上,还可以用以下的步骤来拆解问题:假设驱动和构建问题树。
假设驱动
意思是在应对复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假设。假设问题可能出现在某个细分的问题点上。然后去证明或证伪,再通过不断修改假设、验证假设,不断重复这个流程,从而得到最接近真实答案的结果。
构建问题树
构建问题树的五个步骤:
- 找出问题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
- 确定导致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的主要原因
- 确定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导致的主要后果
- 根据以上的因果关系画出问题树
- 反复审查问题树,看看哪里还缺东西,进行最后的补充和修改。
如何把问题拆解到底
麦肯锡的“MECE法则”
MECE法则即完全穷尽、相互独立。做到MECE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并列结构,比如人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另一种是数理结构,比如前边提到的拆解公式。
我们做问题拆解时,应该要尽量寻找那种有数理结构的分类方式。
但也有很多时候,难以避免需要用到并列结构这种分法。这个时候就要考察我们对一些事物常识性的理解。因此,一定要熟识你所在领域的业务和常识,还要经常提问和学习,这样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拆解问题。
横纵对比看数据
内部数据被拆解后,只是一个特定时间节点下的结果,要让这个数据或信息产生价值,就要去做一些横向或纵向对比。
横向对比,比如跟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对比;纵向对比,比如和把企业的某个时刻的数据和历史上的数据对比。
企业内部常犯的一些错误,如掩盖问题的平均数
提出解决方案并提问
提出解决方案后,还有一个很好玩的方式去检验这个结果,即“饼干厂方法“。意思是说,如果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层层拆解和定位,最终它也适合任何一家公司的话,那它很可能就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案了。
汇报、总结的要点其实就是金字塔原理里边的“结论先行”,然后再分别列举要点。
人生也是可拆解的复杂问题
人生的IPO模型:人生就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Input、Precess、Output)
比如对产品经理来说,输入就是用户的需求,中间处理的过程就是所有的那套产品逻辑,最终的输出就是一个产品的设计。
基于IPO模型,我们人生最大的一个问题其实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就可以把输出和目标进行对比,得到一个正向的反馈。然后不断修正你的输入、修正你的处理,最终得到不同的输出。
四个典型的解决方案,帮助你找到人生的目标 :
- 第一,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
- 第二,列一个清单,然后排序做选择。
- 第三,假设一种无条件获得的极端情况。比如你想出国,但你一旦考虑到出国路上所有要经历的考试,就打消这个念想了。这时候你就假设出国这个选项是无条件摆在你面前的,是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就可以得到的,那你会不会选他。
- 第四,就是不断地了解你的选择,不断地试错。
注:以上内容来自得到小课《如何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