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岛一中吕卓雅老师
2017年 8月5日和6日,我有幸参加中国班主任创新论坛,受益匪浅,屡屡如醍醐灌顶。
本以为这次论坛也可能像有的培训那样金玉其外,脱离实际,没想到演讲的六个专家中有五位是长年在班主任岗位上奋斗的一线教师,他们的演讲各有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自于实际的工作,但又能有所创新,我们只需要发扬拿来主义,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成效。
曹老师作为一个女班主任,是诗一般的存在。我们都知道她平时经常用诗歌与学生交流,讲究诗文载德,求真尚美。但仔细聆听,你会发现她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把学生放到了教育的主体地位。自己退到幕后,把学生捧上神坛。她信任学生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发扬长处,培养自尊。有的时候,我们女老师把自己武装成刀枪不入的女汉子,其实有时候适当的示弱或许更能让学生振作精神,再创佳绩。这背后的基础是师生间更多的情感投入,长时间的与学生真心相待。
于政玲老师更像是一个女战士。她精力充沛,二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教学,研究学生,一直保持长久的激情与活力,在学生活动中融入自我,帮助学生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事半功倍地完成一次次活动。这个老师还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并且在她的演讲内容中融入了交际心理学理论,在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渊博的学识。班主任的学识和见解如果能让学生欣赏,有高山仰止的感觉,我想学生自然会佩服。
谢晓虹老师大气磅礴,春风化雨。她国内国际,高屋建瓴地分析班主任工作,并且艺术性地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她把自己的计划用表格形式展示出来,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都详细地排列。之前我也定过目标,并且严格执行,只是没有那么细致,看来班主任工作需要的细致和坚持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坚持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直坚持,不是细致到自认为可以,而是细致到可以直接来做。
三位老师各有特色,能从每位老师身上学到一点,那也收获满满。暑期班主任培训,收获工作新思路,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