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行止,寻向诗歌深深处
2022.09.13
这段时间,我在教学上遇到新的冲突,寻求新一阶段的更新和突破。这两天终于有充足的时间来看去年买的《古诗怎么教——成人之美@小语工作坊第三期》专题课。 9月13日上午和下午共五六个小时,看完了干国祥老师有关诗歌的专题讲座以及三堂诗歌课例。
干老师的思想是我难以企及的,他在讲座中呈现的若干诗歌解读的方式,看完后似乎是懂了,但真正运用到教学上却一定会四不像,只能写一写这个总结,试图找到能够内化的理论或方法。讲座《以诗歌的方式教诗歌》,从诗歌的意象讲起,串连“意象”“符码”“诗眼”“境界”四个概念——这应当是诗歌解读(教学)的四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其中“意象”和“符码”是诗歌解读中最重要的部分。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似乎不是作者真实所见,而是一个创作出来的故事,但不影响读者读出其中的高远豁达之意。为什么在“松下”问童子,而师傅去采的是“药”?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内涵已经为历代中国人所知:松言高洁,药为长生。前两句就刻画出一位身居僻静之地的隐士形象。而下文又用了“云(深)”,行迹在虚无缥缈间,不知其所踪,令人追索,也令人无限好奇。所以全文的诗眼当是“隐”,传承了古代儒士一如既往的归隐志趣。
若为真隐士,那便“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真正为“空”;但古代太多文人,要学圣人如诗,游离于“入”和“出”之间,所以向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却也要立功名,无数次困顿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掌握这四个概念,似乎对诗歌解读有了一些抓手,但无奈资历浅薄,后边还是要多读专注才能评说出个一两句。除讲座外,还听了干老师为八年级同学上的一堂《饮酒(其五)》,我自己曾经上的课与之对比,立刻有云泥之别。“鸭子在湖面上悠闲自在,其实在水下的脚掌在奋力划水”,工作坊主理人王钢老师趣评这节课的状态,即使电脑前的我也是极其的烧脑,中间有一段时间思维停滞、不停打呵欠。干老师逗留在“欲辨已忘言”的“辨”,“辨什么”让课堂上的同学都产生的困惑。直至干老师抛出了“镜子”的比喻:若镜子是干净的,那么就能照到眼前一切之景;如果有雾气(被蒙蔽),则不会看到。因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的景色只能在作者心境已排除外扰(“心远”)时才能做到,而且不仅心“空”,态度也“悠然”。能够体验,却无法言说,正是心境恬淡的“无我之境”的最佳展示。(限于能力,至今只能理解到此)
此外观摩了张鹏老师的《书湖阴先生壁》(五年级)和汪静老师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年级),两位老师的课都会有意识地从理解诗意入手,最后升华为学生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点值得学习。张鹏老师的《书湖阴先生壁》从“赞湖阴先生家”到“赞湖阴先生”,再到“我的自白/自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作者赞赏的那份阔达、闲适、自由心境的追求中。一个双臂上举的动作,吟哦“两山排闼送青来”,让学生们有了深刻的体验,也完成了教学的升华。因为是五年级的同学,还无需深入地知人论世,我认为这种方式结尾已经比较完美地落实了这节课的学习。
汪静老师授课班为二年级,这堂课对我来说是个警醒。要解决基础的问题,落实字词释义,这固然没有问题,但如果在初中还需持续重点关注词义,那么有必要去做调整,以前的诗歌教学中总是纠缠与词义和翻译,这些看来真实耗费了大量时间,无外乎同学们不爱听。汪老师的课最后有学生们对杨万里送好朋友林子方时不写送别而写景物的精彩回答,虽然因为设备缘故没有听全,但能引导到此处也是水到渠成,可见老师的功力。
听课是件漫长的事,收效也不见得大,但从另一方面讲,了解教学的最新动态、能够在这个“圈子”里说话,只能不断丰富见识,悟出自己的观点。很久没有写过听课感受了,这是我想写的,也是我要向着新阶段进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