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新知,接触新鲜事物,一开始是兴趣使然,就像打开一扇门,或推开一扇窗户,走几步进去,才发现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这颇有点《桃花源记》中的那个渔民发现世外桃源的过程。
最近学了点经济学概念,感觉自己挺像这位渔民,只不过,豁然开朗的时候少,更多是一脸困惑。对我这样仅靠自学的门外汉而言,经济学水太深,像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江湖一样,门派林立,彼此争斗不休。人人都想做江湖霸主,却不断被后来人击倒在华山顶上。
这并不奇怪,食品有保质期,知识也有。货币会通货膨胀,知识也会。
经济学是干嘛的?研究经济的。这么回答等于没回答。我的理解是,经济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实际上,经济学是研究人性的。人的欲望产生行为,行为构成社会活动,从中产生各种交换。
要说这世上最复杂也最简单的,可能莫过于人性了。说简单,是因为人会思考会表达,有共情能力,很容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说复杂,无时无刻,我们每个人脑中各种想法奔逸不休,欲望和欲望交在一起,织成天罗地网。有时候,我们凭着逻辑思考和理性分析,勉强从中挣脱片刻。更多时,漂浮在激流直下的欲望河床上,随波逐流。
单纯的欲望并无好坏之分。人类要是没有欲望,早就像恐龙一样灭绝了。适度的欲望得到满足,会激发人的正面情绪,充满愉悦感和成就感。但欲求过盛,欲壑难填,就难免自寻烦恼,沮丧、失落、挫败、嫉妒、愤恨等消极情绪从四面八方涌来,隔绝空气,让人窒息。
年轻时,我比较感性,做事看心情,决定靠情绪,说得再直白点,任性,随心所欲。情绪一上来,明知这样做不符合客观实际,但还是要做。就像好多女孩子,明明只是浏览个网页,莫名其妙购物车里多了一堆东西,等提交完付款,心生悔意。一度,我视情绪为敌人,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成人生信条。
从那时起,我就告诫自己,要少一些感性,多一些理性,凡事多思考,要警惕情绪驱使下的直觉反应,那一定是乔装打扮的欲望,企图争夺对你的控制权。以前我写的文字偏于情感表达,有时甚至悲春伤秋,无病呻吟。后来刻意规避,尽量让文字有逻辑,展现自己的思考和理性,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却难免读起来干干巴巴,让人犯困。
同时,我对讲故事充满莫名的苛责,讲故事无非是为了讲道理,如果道理是正确的,那就直接说出道理本身就好,何必还要用故事来铺垫烘托。况且,故事总是特例,而道理往往具有普适性,从个别推导出一般来,很明显存在谬误。
从经济学派系丛生的观点争斗中,我得出了一点启示。
人再高级,终归是情绪动物,经济学观点的推导再严谨,论证再严密,都敌不过斑斓多彩的人性。人与人之间,确实有共通之处,但更多的不同藏在语言黑洞里,隐秘行为中。理性之于人,就像荒凉沙漠中突降大雨,看似倾盆,未及落地,已被滚烫的黄沙烘烤蒸发殆尽。
情绪,永远要激发情绪,才能在最短时间最大范围内获得认同,唤起行动。仅靠单纯讲道理,囿于阶层、身份、立场的不同,即使道理再正确再有理,注定只能被一小部分人接受,很难说服大众。而故事能在人性层面上迅速与受众建立情感共知和关系认同,让人们跳过理性思考环节,直接在情绪层面上做出判断。故事真实与否不重要,能打动人心就好。
情绪也有群聚效应,理性思考缺失,各种鸡汤故事蜂拥而来占领心智阵地,彼此共生,久而久之,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用情绪代替思考。于是,我们更喜欢咪蒙这样嬉笑怒骂酣畅淋漓的表达,在满满的共鸣感中自我滋养,潜移默化改变着自己的心智模式。于是,罗一笑、罗玉凤这样的事情才会剧情反转,让一开始相信者自己打脸。于是,在这个后真相时代,扑朔迷离之事只多不少,受情绪煽动的群体将会越来越多,影响和后果也越来越大。
这一切,柏拉图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他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控制世界,谁就拥有整个世界。」
经济学家们早就深谙此道,为了向普通人解释清楚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他们也要借助讲故事的方式。往往是,谁的故事讲得更生动,谁的经济学观点就更受大众欢迎。
这么说,经济学也是故事学呀。
图片作者:PIRO4D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