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年“烟火味”提振百姓信心

兔年临近,关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是否应该禁燃禁放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城市选择有序放开,从“禁燃”转变为“限燃”,2023年的“年味”预计会比过去浓厚不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据记载,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先秦时期就诞生了名为“爆祭”的活动。到北宋时期,火药发明后人们开始用包裹着火药的燃放物代替爆竹,后来又在火药燃放物内加入不同的金属粉以呈现五彩斑斓的火花颜色。元明清时期,燃放烟花爆竹更是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

近年来,各地之所以禁燃禁放烟花爆竹,主要是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符合当时的实际。但过去的一年,对很多人来说特别艰难,让很多人可观可感的是,个人生产生活频遭打断,与往年相比少了很多“烟火气”的马路和商场,应该是很多人回顾2022年时的深刻记忆。

但是,政策的制定应该兼顾当前与长远,既要精准有力又要合理适度,既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应该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一条就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强调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有序放开禁燃禁放意义将不同以往,赋予了告别过去、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在2023年以奋斗姿态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深刻内涵。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新的一年,宏观经济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更应该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当务之急,是要以更多务实举措有效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各方力量,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让大家在新春佳节里放点烟花爆竹,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氛围,也有助于在心理上驱散阴霾、重振信心,让传统习俗赋能恢复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提振信心是近期的头等大事,这不仅是要做好稳就业、稳物价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也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信心,让广大群众对未来发展有良好和稳定的预期,激发出接续奋斗的主动性和凝聚力。

当然,放开必然是有序的,是年味、安全和污染三者间的动态平衡。为此,针对污染问题,可以提升烟花爆竹的环保技术标准,大力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安全问题,则可禁止在重点建筑、人员密集等场所燃放,加强科技监管和宣传引导,确保依法、安全、文明燃放。

此外,传统习俗也应有当代表达。应该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提炼蕴藏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审美理念,融入创意和数字化技术,强化沉浸式体验,如此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必将更加奋发昂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节,古时候叫元日、元旦。元日 (宋 · 王安石)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
    江村塘影阅读 468评论 2 5
  • 春节,古时候叫元日、元旦(宋 · 王安石)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
    江村塘影阅读 380评论 0 2
  • 新年的夜晚,村庄里一片漆黑和安静,即使连日的忙碌和团聚,竟也依旧还有种新年尚未来临的错觉。 刚进腊月,就下了通知,...
    一沙一砾阅读 581评论 8 20
  • 说起儿时的年味,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就是彻夜不息的爆竹声与点亮夜空的烟花美了。 燃放烟花爆竹这一庆祝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
    索哎阅读 677评论 3 22
  • 过年啦,浓浓的年味越来越浓,没禁放烟花爆竹那年月早就哔哩啪啦响个不停了。要说起年味,最值得称道的还是那一个个的仪式...
    快乐大拙阅读 408评论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