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江水绿如蓝

    近日降温,我穿一件甩帽卫衣,入手时卖家告诉我是湖蓝色,到了办公室,大家一致认为是绿色。


绿如蓝



    想起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课堂上我紧追老师不放:“绿如蓝,是绿的像蓝一样吗?”

    “你可以出去了。”语文老师恼羞成怒。

    “看来白居易蓝绿色弱,傻傻分不清。”办公室原姐笑道。

  “这还不简单,有水草啊”。少女心的贺哥抢答。

    一场蓝绿讨论赛由此拉开。

    红黄蓝是三原色,其他所有颜色都是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我想可以问一问油漆工人,他们粉刷过成千上万面墙,颜料在他们手里轻轻一点,如鬼斧神工,万千颜色拈手即来,如“色彩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奇妙。我在大院并没有碰到油漆工人,遂作罢。


色相



    在护城河边,驻足观望了一会,最近来自微山湖的70岁老爷爷在清理河道,河水见底,水藻和污泥搅拌在一起,稠密得像梵高的星空,确实绿的发蓝。


清理中的河道



    在色相中,按我的理解,蓝绿本就是邻近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就是绿色,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家人啊。当然,我的理解一般天马行空,不靠谱的狠。

    物理学中专业的说法,当黄,蓝混合时,黄色颜料吸收短的波段,蓝色颜料吸收长的波段,剩下中间绿色波。虽美感已经全无,真理就是如此。

  对于蓝绿色的模棱两可,还有个解释是认知原因,语言和认知会相互影响,关于语言对辨色的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

    古汉语以“青”指蓝、绿直至黑,现如今闽南语仍旧如此;越南语以“青”指蓝和绿;日语表绿色的词,平安时代才出现,到现在描述植物和交通灯仍用青或蓝。另外大部分非洲语言不区分蓝色和黑色。

    俄语中“深蓝”和“浅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英语中都归为blue,有测试也显示说俄语的人把深蓝浅蓝归类的速度,明显要快于说英语的人。

    话说回来,我们常说青山绿水,非要深究“青”是何种颜色,只怕颜色没搞对,意境先碎了一地了。

      我告诉办公室小伙伴,“我穿了一件有着如此朦胧美的衣服,你们就不要纠结她的颜色了”。

    “以往也没觉得你穿这件衣服有多美,听你一说「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漂亮啊。”原姐笑道。

 

蒲公英是绿色的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