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几张儿童人物摄影:
这几个少年儿童看起来都非常美丽可爱,这几张照片也的确中规中矩。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千篇一律的僵化感——人物表情略显僵硬,没有独特的灵魂,缺乏人物应有的生气。
再看看下面这一张儿童人物照: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美翻了呢?这张儿童照除了孩子本身长得很好看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拍摄手法很独特——人物照不一定非要中规中矩,眉毛眼睛都看得一清二楚,也可以是局部化或者片面化的。这里面包含了一个艺术审美的观念问题。艺术审美应该个性化,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所有人都按照固定的模式来进行。
再来看一组儿童画:
感觉还不错。最起码,在我们的印象里,儿童画就是这个样子的。然而,我想说的是,二十年前的儿童画差不多就是这样。很可惜,八十个春夏秋冬过去了,我们的儿童画的画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这不是孩子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的美术教育理念过于陈旧,几乎是一成不变。几十年前老师怎么教孩子画画,如今还是那样换汤不换药,缺乏应有的创新。
再看看另外一组儿童画:
村庄不但可以是具体的,还可以是艺术抽象的。树木不但可以是枝繁叶茂的,也可以是带有几何符号的。
怎么用一幅画表达我们和祖国的关系?这个小朋友给出来非常好的答案。
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衣服和后面的花朵是一样的颜色。为什么花朵必须是小红花呢?这个花朵完全可以和主人公的心情是一样的颜色。
这几幅儿童画之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表达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独特情感,而不是单纯地看像不像。好的图画应该是画家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与个性呈现。
再来看一个少年儿童的创意设计:
当我们看到这个饮品设计的时候,也许许多人会有疑问:“这杯子里怎么能养鱼呢?空间这么小,哪里还放得下珊瑚呢?”可是,的确可以做到的,因为那吹着泡泡的鱼和珊瑚并不是真的,而是画在杯子表面的装饰图案。
丰富的想象力与个性化的表达,可以把许多不可能变成审美的现实。
我们如今的许多门店招牌设计得非常单调和重复,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无聊和烦躁;有些服装看来看去都一个样,没啥大的区别;有的电视剧里面的人物造型非常相似,以至于一眼看过去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如今我们的审美已经非常枯燥乏味了,更加还有单调与重复的毛病,像一个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可是回头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其实一直都走在审美的时尚前沿:
过去的瓷器不但质量好,而且造型别致,花纹图案更是让人看了非常赏心悦目。
古代的雕塑艺术更是登峰造极,千年以后望起来依然栩栩如生。
古代的石刻图案,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古人的山水画和花鸟画,注重写意,在方寸之间把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灵动性,仿佛是活的一样。
艺术审美能力不可或缺。如果我们缺少了独特的表达与构思,那么我们的艺术品会大大贬值,生活也会变得单调乏味,了无生机。不要再要求统一整齐了,不要再千篇一律了,我们需要的是最具有个性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