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乱:战争留给村民的一场恶梦(二)
反乱时期,父亲就是六七岁。
反乱留给村民的后遗症,不仅是胆颤心惊,更主要的是心灵伤害。
那时候,村民真是“狗咬剌猬”,毫无办法。为躲避土匪,晚上不敢在家吃饭睡觉,白天也不敢在家待着,只好四处避难,四处流浪。因我家住在临街,晚上只好到偏僻人家住。父亲说他多次在别人家住过,在同族伯父张安祥家住过,在祖父朋友家住过。有时还到外村居住,比如白石村、寨上村……第二天,太阳出来,才敢回家。平时住在祖母娘家,那地方在大山里,相对偏僻,也比较安全。再说,祖母娘家比较富有,多一二个人吃饭,也不在乎。
有一次,祖父祖母带着父亲,到祖母娘家避难,不敢走大路,因为阴山那有兵,只好走邢家山村,走山路,也就是翻越五峰山,刚走到半山腰,突然下起大雨,人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更何况下雨天?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三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好碰上邢家山村张宝老人,他好像是村里一名干部,与祖父也认识。老人回家取了把镢头,边走边抱坑,祖父祖母和父亲才下了山。
这时,天已经黑了,雨还下着,在张宝家住了一晚。
就在这时,祖父与祖母经常带着全家,四处流浪,到处飘荡,居无定所,在上佐村东沟还住过一段时间。父亲说,大部分是他和大姑居住。那时大姑十七八岁,白天不敢出大门,只好呆在家。
当时穷!连烧火做饭用的柴,都找不到。
一天,父亲起了个早。一出大门,正好街上有一把糜子杆,他拣上就往家跑,像拣到金元宝,终于有柴做饭了!还有一次,他拣到三四个茭杆儿(指高粱秆),高兴得跳起来。那时候,打仗对他来说,还不能形成害怕的概念,不知人们为什么要打仗?只知道这家住两天,那家住三天,一是新奇,二是好玩。
一次,祖父从豆罗村捎来话,让父亲去他老人家那儿。正好与祖父一块教书的媳妇,与祖母同村,人家来接他媳妇,正好能把父亲捎上,父亲称呼那位女的叫喜姨姨。人家坐车,遇上平路,也能让父亲坐一会儿。遇上爬坡,父亲就得下来,一个七八岁的娃娃,跟着车跑,真难为他老人家了。那时不敢走阴山,只有绕阳曲县高村大孟,再翻过石岭关,最后到豆罗村。父亲说,那次整整走了一天。走到北白村附近,父亲还看见村里一个人,他叫张旭根。那时他在晋绥军当兵,正巧他在地里挖野菜,互相都认识。
就在那次,父亲在路上还看见过一辆汽车。
祖父当时住在豆罗村寇金旺家,父亲住下没几天,正赶上八路军攻打小豆罗。父亲说,那天晚上的枪炮声,就跟村民过年接神放炮一般。
据《忻州文史资料•第四辑》记载:八路军攻打小豆罗的时间,是1948年7月19日。
这一年,父亲开始进书房念书。
�r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