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家庭聚餐,话题重点是围绕已毕业并且到适婚年龄的表弟找对象的问题,表弟,26岁,身高183,硕士毕业,性格较内向,现就职于某大型国企,月薪五千,无房无车。家人因为担心他一个人在外地孤独无依,所以,开始为他的终身大事牵肠挂肚。做父母的总是这样,生怕自己的孩子过得不好,即使你现在有工作,也衣食无忧,他们也在为你身在远方没有人陪而担心。而表弟的父母就是这样,因为离得远不能替儿子操心,就把儿子的终身大事托付给了舅妈,因为舅妈与舅舅都在南京多年,介绍个对象应该没什么难度系数。
而事实也是如此,舅妈特别上心。不到一个月就已介绍了两个女孩子给表弟认识,而且即将介绍第三个。昨天恰逢舅妈回来休假,他们谈话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三个女孩子。
女孩A在一个口腔诊所做医师助理,长相身高尚可,但学历专科,职业也无大的晋升空间。
女孩B是工作固定的普通上班族,工资一般,但家庭环境稍逊,父母无业,家里还有个弟弟。
女孩C尚未见面,但因为是舅妈亲戚家的孩子,所以有南京户口,但经常换工作,十分不稳定。
舅妈将这些女孩大致的条件一一列举,然后在座的其他长辈开始逐一进行客观评价。得出的结论如下:
A女孩学历与表弟学历差距太大,可能会没有共同语言。而且,只是医生助理,工作也没有前途。
B女孩工作可以,但家里负担太重,以后结了婚老人没事就大老远地来麻烦,小两口的日子肯定过不好。
C女孩是本市户口,父母离得近,对小辈有个照应。但工作不稳定,以后结了婚收入是个问题。
综上所诉,这三个女孩没有一个是长辈眼中标准的儿媳人选,各有各的优点,但各有各的不完美。于是她们又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舅妈的观点是工作不稳定可以,现在除了体制内,没啥工作算真正稳定。但家里一定不能拖后腿,不然结了婚孩子不仅没人管,父母还隔三差五地来探亲、看病,搅得小辈不得安宁。所以,B女一定得PASS掉。
大姨的观点是工作要稳定,结了婚不能光靠表弟一个人撑着,那样压力山大。所以,工作是第一位的,而且一定不能找个比他大的。怕以后生孩子都是问题。大姨这样说是以她的亲历为经验的,因为她家儿媳能干,体制内的中层,比儿子挣得多,所以日子过得风光。但儿媳年纪比儿子大一岁,即使刚结婚就抱上了孙子,她也对年龄这个问题耿耿于怀。
二姨我妈是在座唯一养了个闺女的,她既希望表弟能找个好媳妇,也能够站在一个养女儿的父母的角度去感同身受,所以她没发表任何看法来亮明自己的观点,只是时不时附和一句。
三姨(表弟的妈妈)的观点是学历不能太低,工作要稳定,家里条件不能太差,年龄也不能比他大,性格也不能太要强,不然会欺负自己的儿子。果然是亲妈,要求就是不一样。一点一滴的都是在为自己的儿子考虑,简直是事无巨细了,所以三女集体炮灰。可是打着灯笼真能找到这么完美的人吗?即使是找到了,以表弟这个不上不下的条件人家能看上他吗?
我在心底冷汗了一下,一直默默吃菜不做声。大家的观点都发表完了,一时没什么可聊了,突然眼神惊鸿一瞥,看到了那个平时能言善道此时一言不发的傻楞子一般满嘴胡吃海塞的我,像抓住了一个智多星。
三姨先开口,小岑,你书读得多,工作又好,婚姻也幸福,样样让人羡慕,你给你表弟支个招吧,他该找个啥样的?这仨姑娘,哪个更适合她。
三姨在夸了我一通之后,最后落脚点还是自己的儿子。
我假装思考了一下,很郑重其事地说,三姨,您问过表弟他喜欢什么样的吗?
三姨几乎没迟疑思考,十分自信地说,我儿子一直都听我的,我说什么样的合适,他一定不会反对的。这世上,哪有爹妈不为孩子考虑的。我们现在替他多操点心,以后他就少走点弯路。
三姨的观点强悍到我无法反驳,我立刻把心底准备发表的观点(其实表弟才二十六岁,根本没必要这么急着找对象。等他工作更加好起来,社会经验更足,人脉更加广,房子也定下来,他也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彻底撕碎了、揉烂了,裹在心里。然后假装赞同而违心地说了一句:您刚才提的各种要求就很好啊,几近完美。表弟真的找个这样的,那你后半辈子也没啥忧虑了。
我的话一说完,三姨笑得满脸褶子裂开了花。可我的心里却五味杂陈。
我觉得我认识的乖巧而努力的表弟其实是一个傀儡,生活了二十几年,所有的一切决定都是在父母的支配之下,就算找对象这么私密化的事情,也得由父母操刀做决定。对父母的任何决定都言听计从,这样的他真的快乐吗?
三姨算一个合格的家长吗?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并没有错,可是不能以父母的身份来剥夺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他是你的孩子,你们的关系,让他从小对你有物质和精神的依附,但他也是独立的个体,他有掌控自己人生的权利。可是,现在的他没有。
纵观表弟20多年的人生一直都是好学生与好孩子的典范。小学毕业,父母早早外出打工赚钱,把他丢在外婆家,一直到高中毕业。这期间,他从不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哭闹和叛逆,在父母长途电话的催促下,他学业不敢怠慢,如父母所愿考上了重点大学。
大学里成绩专业排名靠前,但因为父母觉得以后进国企比较稳定,所以考研时一再要求他报了他们学校最好也是那家国企最需要的专业。
就业的时候,几乎没跑过任何一场招聘会,父母说就业形势严峻,找熟人比较可靠。于是只好就听从父母的建议,让导师给父母中意的那家国企里谋了个职位。
现在一切如意,就等女朋友了,没谈过恋爱的表弟还是照例听妈妈的话,由自己的妈妈给自己选择未来的另一半。
可是爱情难道不应该是自己感知之后才能做决定吗?什么外表是否相互吸引,心灵是否相通,性格是否合拍,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同样的生活习惯,这些应该才是爱情最初应该考虑的吧。一开始就盲无目的地去参加各种相亲,然后对各种相亲对象的条件进行一一比对,做出最优的选择。这其实不像恋爱找对象,反而有点像是DNA比对骨髓配对,或者用各种系数计算来判定哪种方式投资更赚钱。这样理智的选择,何以有爱情火花碰擦出的可能。
可是,表弟即将面临的爱情就是这样,就像他从小到大无数次的决定都对父母言听计从的那样,这次的对象是选一个人去爱,去过一生,但他依旧没有做主选择的权利。或许是他习惯的父母的强势,懒得去争辩去反抗。或许是他根本就很喜欢父母替自己做任何的决定,这样他可以省很多心。
活了二十多年,他顺利地成长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可是他却失去了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
纵观我们生活的周围,表弟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极端的特例,而是很普遍的存在。很多人都是在父母的决定下做出了看似无比“正确”的选择。
同事的孩子纷纷扎堆和父母进入了一个系统,因为父母很满意自己的工作,所以对孩子的职业规划就是子承父业。然后高考报志愿时强加干涉,大学期间也是三令五申地要求孩子去学去考那个领域的证书或者资格考试。毕业了,俩人天天一起上下班,孩子跟小时候一样乖乖呆在自己身边。小孩从小目睹父母过了几十年的生活,自己再重新过一遭。
高中一个状元校友,因为父母的强加干涉,选择了浙大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学校里无心学习,勉强撑到大三,逃课、挂科,最后选择回来重新复读参加高考,进行二次选择。再次考上大学的时候,已经二十二岁。
还有如同表弟一般,在选对象,相亲处对象时都得先过父母这一关,要不然你再喜欢也是免谈。真正在父母在安排下走进婚姻的,也会因为各种的不和谐而导致最后的分道扬镳。我听过最极端的例子是老家村里的一个男孩因为性格太老实,被父母安排娶了一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认为传宗接代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不管儿子的喜好,不管未来生活的隐患,就替儿子的终身大事做了决定。而儿子却要为此背负一生的压力。
从小我们总是就被教育要做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把父母的各种安排与要求当作清规戒律,把父母的理想与愿望当作自己人生的信条。渐渐地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好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也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我们被动地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对父母的决定言听计从。父母为我们规划好了一切,我们就按照计划去执行,不管我们是否真的喜欢。父母为我们铺了路,我们就迈开大步往前走,也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火坑。我们看似活得无忧无虑,实则只是一个执行任务的机器。在遇到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的决定永远是挺在最前面。
这样的我们会长成懂事乖巧的孩子,却活得千篇一律而没有任何的特点与个性,甚至失去了去尝试与体验不同生活的能力。很多人在突然离开父母的庇护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也有很多人还未体验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就被父母催着早早地走进了婚姻的围城。我们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却没有活成我们自己该有的模样。
我们可以做个乖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但我们也要学会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学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去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伴侣,去选择自己想要完成的梦想。那样的生活或许并不完美,也不平坦,但走心,能让你活成自己的样子。
遵从你的内心,努力活成自己吧,不管是灿烂还是平庸,而不是复制成父母的一生,那种年纪轻轻就能看到自己老年的模样的生活,真的值得你耗尽一生去尝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