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寻路中国》,看到书名以为是游记,对于我这样的人,自然是不想错过某些精彩。买回来断断续续一个月看完,然后被一个叫Petter Hessler的美国记者吸引了。可能是因为一个美国人,做着我想做的事情,突然感觉不再是那么孤独,这个人中文名字叫何伟。
读完《寻路中国》马上就买了《江城》,之后又托朋友在美国买了英文原版的《甲骨文》,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想了解这个人的全部经历。《江城》我半个月就读完了,我很想写一些什么东西。
这两本书在我心里荡起了太多的涟漪,至今我的心思还会时不时想着。
这个人太讨厌,做着我想做的事,但是我却那么喜欢他。他的文字,他的经历,他的生活。
何伟1996年来到中国,参加国际志愿者,来到位于重庆涪陵的涪陵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前身)“支教”。1998年回到美国,用了四个月时间完成了《江城》的初稿。2000年又来到中国,用了七年的时间来了解中国,长城穿越之旅,三岔的乡村生活,沿海工厂的探访。他像一个间谍,又似一个旅人。
两本书中提到钱他都会换算成美元,在我看来,这之中毫无鄙意。就是这种强烈的对比吸引到了他,感动到了我。涪陵小城,长城内外,北京郊区的三岔小村,温州边上的小县城,城里面的小工厂,能代表中国大部分劳动人民生活轨迹和思想变革。我1994年出生,记忆中的生活,会一次次的与文字对照。之前并不怎么在意的点滴回忆现在却是如此的生动。原来我不曾留意的,只是习以为常罢了。
作为一个90后,身边很少会有人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总能听到上一辈的艰苦岁月,这些苦难的经历他们大多也会笑着讲出来。很少有悲观的人,年代赋予人们不同的品质,他们总能积极的面对生活,并且现在看来都挺满意。在现有的生活中,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节奏。
我本能的觉得他们的一生一定不如我们精彩,丰富。吹拉弹唱,吟诗作赋鲜有人觉,之前的处境显然也是负担不起的。总觉得他们一生积累的经验之谈有些陈词滥调,甚至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现在才明白一天一天的沉淀,在沧桑之外,全是智慧。
人生是有许多想要尝试,见识的,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欲望没有被满足。假如我们如愿的走遍大江南北,却发现了更为陌生的遥远,是失落还是另一种渴望?更大的渴望又拿什么来满足?
初来中国,何伟只学习过两个月的汉语。也并不能和人们有太多深刻的交流,何况是在满是方言四川的小县城。两年在涪陵的生活中,何伟能在这陌生的环境中开辟自己的世界,思维宝库与物质寄托。他喜欢在插旗山上跑步,在茶馆看报,凝视乌江,与各种人交流并随时做笔记,乘船游玩……更重要的是他想融入到涪陵的生活中去。他想知道印在墙上的字究竟什么意思,经过艰难有趣的汉语学习,在之后的十几年内他已经能轻松的调侃墙上的文字——人人用电,好好用电,电才好用;教育育人,环境育人;生儿生女都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样的文字写在墙上不是很显眼,但是突然出现在外国人的书中却有那么一点搞笑。
何伟被安排两位中文老师,头两个月大家好奇又警惕,认真又怀疑,把文化差异中的“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开始是他对于中国式的教育方式极度不适应,经过多轮的切磋和在涪陵的生活历练,何伟慢慢发现了这两位老师身上认真踏实的品质,最终成为很好的朋友。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整个教室的学生,何伟幻想着与学生有更多的思想碰撞与交流。遗憾的是虽然有一个班的学生,他们雷同的如工业品。可是在英语作文中时常不乏有趣的灵魂,在话剧表演中他们又各具特色。浓郁的文化背景掩盖了他们的特色,何伟抽丝剥茧,发现里面竟是如此美丽的蝴蝶。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异国他乡生活需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在涪陵师范,何伟和他的同事享受良好的待遇,成为全城的焦点。他喜欢别人漠不关心的,习以为常的。经历过中国的酒局,涪陵的运动会,三峡工程,坐过硬座,他写的每一封信都被人改动删减过。我不想对此做评价,只是身处其中,这的确是最真实的中国。
这本书在我心中荡起了太多涟漪,一时也记不起。相信每个中国人的影子多少都能在书中看到。
何伟2012年又去了埃及,和他的华裔妻子。生活本应如此还是应该刻意去安排。今年四月某一天,我明显感觉没有以前轻快了,当然不是说长胖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累赘不知从何而来。就像生命中那些墙上的字,虽然从来没有在意过,但也没有被遗忘。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