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儿子破天荒的和我探讨起关于游戏、做什么样的人的话题,让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晚饭后,我们在餐桌上吃西瓜。儿子指着手机打开的页面让我看看。我接过来,看得一脸茫然。原来是对于人的分类划分,用善良、中立、邪恶互相组合,形成9种人。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限于这三个词,个别为了表达精准,有细微调整。举例:善良分为秩序善良、中立善良、混乱善良三种类型,中立分秩序、绝对、混乱三种类型。
看完后我大致有所了解,第一个感觉是我已老也。之前对游戏、新新人类语言等一直有一些排斥。看完这个觉得人家说得也挺好的,如果演义一下,和易经、九型人格似乎也能扯上关系。儿子说这个很厉害,九种类型涵盖了所有人类(注:没完全记清、理解儿子的原话,总之是很赞叹)。我就这个话题和儿子从以下几个角度聊了起来:
一、怎么记住这九种类型,我说分成三类,善良、中立、邪恶,前面加上不同的修饰词语,三三分类,组成九种,简单易记。我意在帮助儿子分清语文中的主语、定语,同时也锻炼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帮他归纳分类。儿子和我意见不一致。没有收到我想表达的意思。他大概意思是按照定语的分类来记忆。如中立善良、绝对中立、中立邪恶。也可以,不过后面分类说得不清楚,说五、四分类,没听懂。回头进一步讨论!
二、我接着问,在这九种类型中,他会选择做哪一种。他说从内心来讲,大概是选择什么邪恶类型的人(我记不清了,也许是潜意识的排斥),然后接着说,当然为了在社会上生存、立足,还是要做个善良的人。我为儿子的真诚点赞,孩子的纯真、勇气是成人要学习的。我没有评论对错,这也是我近年来学习的收获。正因为这样,儿子才一点点和我靠近,连接越来越好,愿意和我谈论这些话题。
儿子的价值观有些纠结、混乱,他向往自由、不受限制,渴望快乐,真实。同时也知道这样不容易行得通,要和人合作、与人为善。这是他纠结的地方。有机会我希望帮他梳理一下价值观。
三、后来我们不知怎么讨论起什么是问题的话题,儿子无意中很冷静的说:你自己在问题中,不可能解决问题。哇塞,我真是惊叹不已。他妈妈在旁边也是一脸赞叹的表情。这不就是我在NLP中学到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说得吗:“你无法用创造问题的模式去解决问题”。只有跳出问题之外,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孩子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因为它是从从内心流淌出来的,不需要像成人那样绞尽脑汁去想。
这让我更深信每个孩子都是圆满具足的!
每个人都是圆满具足的。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