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有过许多榜样。长辈讲的故事里有着太多完美的人物,一颗颗美丽的心灵在我们眼前跳动;老师教的课本中不乏雷锋这样的叔叔,他们的故事鼓励着我们走过成长的岁月。然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对我影响深远的,并不是这些声名远扬的人物,而是一个平凡的人,我的父亲。
童年时代,对于父亲的记忆是模糊的。那时的他是一名钻井工人,长年在野外工作,回家陪我和母亲的时间少之又少。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我九岁那年父亲完成了在克拉玛依的钻井任务后回到家,为我和母亲带回了特别多的新疆特产,让小小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同学们羡慕的眼光。
没有父亲陪伴的童年,或许在旁人眼中有些许不完整,但这并不会影响到父亲在小小的我心中的位置。或许正因为“距离产生美”,再加上母亲经常跟我讲述父亲工作和生活中的故事,反而让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
“你爸呀就是个老好人,别看他平时在家里不怎么做家务,在外面遇到别人需要帮忙,他比谁都积极。”
“我怀着你的那年春节去你爸井队上过年,住在活动板房里,每天看到他下班回来一身脏污,才知道你爸的工作环境有多么艰苦。”
“今天你爸打电话回来了,说他得了技能竞赛的第一名!洋洋,你也要努力学习,以爸爸为榜样哦!”
十岁那年,一场事故拉近了父亲和我的距离。因右大腿粉碎性骨折,父亲接受了钢板固定手术,从此开启了长达两年的卧床休养期。那个记忆中高大的背影,因伤病而变得弱小。我和母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尽管内心悲痛不已,但在父亲面前也只能佯装坚强。然而只是经过了一段短暂的低潮期,那个乐观开朗的父亲就回来了。闲不住的他在病床上也不忘学习充电,并且主动从母亲手中接管了我的学习,我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小烦恼也在他机智幽默的逗趣中一一化解。
十五岁那年,就近读书还是异地求学的选择摆在我的面前,父亲鼓励我学会勇敢与独立,拉着我的手一起走出了家门。从此我开启了难忘的高中生涯之旅,而父亲也开启了一段新的工作生涯。
十八岁那年,面对高考的失利,父亲鼓励我复读,“当年爸爸最艰难的时期是我的宝贝女儿陪我度过的,这一年换爸爸来陪你!”是呀,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父亲都能勇敢面对,一次小小的高考失利又怎能把我打倒。在父亲坚强毅力的影响下,我丢掉负面情绪,努力拼搏,一年后顺利考入了一本院校。
二十三岁那年,我循着父亲的足迹,也成为了一名石油人。由于专业不对口,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倍感压力。然而看看父亲,已经五十岁的他,在并不熟悉的后勤服务工作中,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类专业知识。在父亲的感染下,我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业务技能很快就得到了提高。
二十八岁这年,我在项目管理和团支部工作中发光发热,工作成绩得到领导的认可。父亲依然坚守在后勤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母亲口中的“老好人”获得了许多称赞。
虽然父亲在我的成长旅程中缺席了九年,但从十岁到二十八岁,这十九年的时光他一直陪伴在我的身旁,用他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品质,成为了我心中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