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明显的证据,完全可以说明,就算招驸马抛弃原配,自享荣华饿死父母,逼迫韩琪自刎而死,陈世美也可以无罪——最起码不会是死罪。
秦香莲拿着韩琪自刎的钢刀在包拯轿前喊冤,包拯让手下请陈世美过府议事,陈世美来了以后,包拯并没有马上说要治他的罪,而是宁愿自己在皇上面前去替陈世美一力承担,让陈世美认下秦香莲。
如果此时,陈世美能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认下秦香莲,安顿好她们母子三人,事情将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虽然可惜了韩琪一条性命,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他属于因公殉职,完全可以上报朝廷,获得嘉奖,拿来一大笔抚恤金,只要不层层盘剥,都给了韩琪家人,也算是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至于安顿香莲母子三人的方法,应该有很多选项,聪明如陈世美(具体事项包拯也会帮忙呢)并不需要多为难就可以处理得很到位。
然而陈世美毕竟是个小地方出身的眼界狭窄情商极差的人,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官位与身份,不止一次的叫嚣:你能把我这么一个当朝驸马怎么样呢?(这个叫嚣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是不是感觉从古至今不绝于耳?)
正是这样的叫嚣,才把他自己逼上了死路。
我记得金庸在《鹿鼎记》里面借助韦小宝这么评价过当官的窍门:花花轿子众人抬。官员之间相处,跟流氓之间相处,看似大相径庭,其实原理接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互相留住面子。
包拯是谁?八府巡按,刚刚陈州放粮回来,手里掌握着皇上钦赐的三口铡刀,皇上赐给包拯那三口铡刀,本意绝不是让包拯去铡凤子龙孙的,但是既然依靠包黑炭处理政务,总要给个面子,所以就赐了三口铡刀,钦差大臣,先斩后奏的权力。
包拯当然懂得这层含义,所以只要不是让他特别的下不来台,绝不会一定把高级官员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送去铡刀里面,咔嚓一下的。
然而,陈世美偏偏就是那个特别不懂事,特别不知天高地厚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如果皇姑搬来国太以后,国太能够圆滑一些,老包啊,感谢你呀,让俺闺女知道了陈世美原来是这么个东西,我们一定要严厉惩罚他,不过呢,他毕竟是驸马,你俩同朝为官,他不会说话,我替他给你陪个不是,当然,赔不是并不为了减少对他的处罚,这是我这个当丈母娘的私人关系,咱们还是要执行国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
如果国太能放下身段,如此这般的让包拯顺顺气,最起码可以保障不会马上把陈世美杀掉,那么只要当天不死,国太晚上回去跟皇上一念叨,第二天皇上降旨,让包拯押送陈世美去御审,陈世美的命也就保住了。
国太不懂人情世故,这倒难怪,一个深宫大院的娘们,不懂道理不会做人也算正常,现在的一些父母,不也一样吗?
国太仗势欺人,抢了秦香莲的一双儿女,让包拯用陈世美来交换。
包拯满肚子不高兴,但是善良还是占了上风,他首先为香莲的儿女考虑,劝香莲撒手作罢。其实,此时的包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险些把他自己以及香莲母子三人的命搭进去。
然而秦香莲不糊涂。一路挨门乞讨来到京城的过程,让秦香莲对人事,看的真切无比。她已经看到了危险,所以使出了激将法,最终包拯在国太的逼迫下,面子下不来,又在秦香莲面前对不起铁面无私的公知称谓,一狠心,罢罢罢,铡了。
秦香莲很清楚,事情发展到今天,不是陈世美死,就是她们娘三个死。一旦陈世美被放出来,他为了掩盖真想,肯定会致他们于死地,就算陈世美不去这么做,皇姑国太也放不过秦氏三人了。
包拯也一样,知道了皇家丑闻,能让你胡言乱语吗?不弄死也得丢官罢职,正是因为秦香莲有了这么清醒地认识,所以才用激将法,让包拯骑虎难下,一声开铡,了断了一切。
所以说,不要再傻了,陈世美的死,不是简单的因为抛弃了秦香莲,其实另有原因。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