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之辩析“子适卫冉有仆”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26篇。

《论语子路篇第十一》第9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了卫国,冉有给孔子驾车。庶,屋下众也。--《说文》。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庶”就是众多。

孔子叹说,卫国人真多啊!冉有说,既然人多了,那该怎么办呢?孔子说,那就让他们致富。冉有又说,如果他们已经富了,又该怎么样呢?孔子说,那就教化他们。这是讲的先王为政之道。古代一个国家的大小跟人口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古人很看重人口,人口多就说明国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老百姓愿意来归顺。但光是人口多还不行,还必须让大家都致富。人多了,富有了,也还只是治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要教化民众,使民众都沐浴文化的光辉、得到礼乐的润泽,这样天下才会真正的安宁祥和,对民众的教化向来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千百年。

以上注解引用来自李里《论语讲义》。

南怀瑾注解——有一次孔子又到卫国去,他的学生冉有跟着去服务,到了卫国一看,政治很清明,社会进步了,繁荣起来了。于是孔子说,好呀!好繁荣呀!冉有就问,像这样繁荣了,再进一步该怎样做?孔子说,使社会繁荣,是为政的原则。繁荣了还不算,还要使国民经济基础稳固,人人富有。冉有又问,社会繁荣了,国民收入也提高了,那么再进一步又该做甚么呢?孔子说,那就是文化与教育了。仅是繁荣了,如不加上文化教育,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民族,会堕落、沉沦的,这是很严重的。庶——富——教,繁荣、富有、文教,是国家发展的三阶段,这个过程与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何其相似。当下的中国是第一个阶段已过,现在正处于第二到第三个阶段,正是大力发展文化的时候,孔子所言不虚。

主要差别在对于“庶”的理解。

杨伯峻译为——孔子道:“好稠密的人口!”朱熹、钱穆、李泽厚等均译为“人口真多”,照字面解释,更准确。

南怀瑾先生的注解不仅仅指“人口”,甚至可以延伸到社会、经济等方面,气象更大。

各有千秋,见仁见智,大家自己推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16评论 1 16
  • 大桥易飞渡 长江难望平 高囱端云笔 蓝天写誓言
    乐善散阅读 981评论 3 4
  • 上一篇:君情舞处春光媚 http://www.jianshu.com/p/6d8f1e6bf3ef 恍惚中,几朵早...
    大麦大麦阅读 2,555评论 0 2
  • 1.感恩老公,那天收到五谷杂粮代餐粉时,老公说,吃完再买6包给我吃,很开心,谢谢亲爱的老公,谢谢谢谢谢谢! 2.感...
    lrryy阅读 1,280评论 0 2
  • 文雅这一词,不属于任何人的专利!他值得任何人拥有他它。 有人会说,我根本就不可能文雅,因为我并不斯文,像我这个暴脾...
    慈觉阅读 4,6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