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冬天特别冷的原因,最近特别想和。粥。一来是天冷,喝粥胃里暖和,二来是长时间没喝到正宗的南方的粥了想的很,三是正好又看到一篇讲粥的美文,看到图片口水直接就要流下来了。
有人说南方人什么都吃,真的是百无禁忌。是不是这样不知道,但是做的菜煮的粥比起北方人来说,用料是广泛了很多,在口感上也鲜美了不少。
南方的菜肴不说别的,单说粥,没有喝过南方海鲜粥、砂锅粥、青菜粥、鱼片粥、生滚粥的人,那都算没喝过粥。
如果说在以前,我自己都会觉得这话夸张了,可是做为一个北方人,在喝过了南方的粥之后,真的是对以前喝过的粥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哈哈,那不叫粥,只能说是加了水又煮沸了的稀饭吧。
以前的时候,曾经很是痴迷于嘉和一品里的粥,隔三差五就会去吃一次,不管是山药红枣粥,还是南瓜粥,都会让人觉得软软糯糯的喝了之后舒服的很。
可是在尝过了南方的粥之后回来,再去嘉和嘴里的粥就觉得没有一点特色可言了。
食材上用料少了许多不说,口感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想起来从小到大喝过的粥。
在北方,(在我们家周边)大多数人只要是水里加点东西,不管是大米还是小米,绿豆还是红豆,只要煮熟了就都可以称之为粥。
嗯,就像煮开水一样,煮开了就可以吃了。汤是汤水是水,米粒分明。
不像南方人煮粥一样,从选料到煮好,能用好几个小时。出锅只余一锅还翻滚着早就熬的软软烂烂像是开了花一般散发着诱人香味儿的美味。
所用器具也不一样。
北方人直接用家里煮饭的锅直接完事,南方人则是通常都会有一个专门用来煲汤煮粥的砂锅。
在用料上,北方人普遍简单,米类的是最常用的,可是南方人煮粥,真的是脑洞不要太大。
而在食用上,北方人一般都是早上喝粥。早上匆匆把饭煮开再匆匆吃完又匆匆去上学上班。而南方人早餐宵夜都可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找到喝粥的理由。
夏天心火旺盛,荠菜老火粥、红豆薏米粥、枸杞百合粥下肚“饘粥消长夏”,配上凉茶更是消暑败火极品;
冬天南方也冷,哪怕还穿着短袖也要跑到店里喝上一碗潮汕海鲜砂锅粥。
还有啊,秋冬海鲜正是好吃的时候,不能少了粥。
熬夜到凌晨,没有什么比一碗安安静静散发着热度热腾腾的粥能更好的扶胃安眠的了。
一碗粥,它或许没有菜蔬的美味,让人一吃难忘。它也没有汤的鲜美,让人眼前一亮,还没有没有点心的精致,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它有所有饭菜都没有的熨帖。
在无数个回首风雨的日子里,陪你一起回忆记忆里的时光,安慰孤独的影子,安抚不安的心情,温暖人心。
小时候的粥,是一种印象,是对食物开启的认知。
读书时的粥,是支撑着每个清晨陪伴而过的明媚阳光。
长大后的粥,是开始异地漂泊之后对乡味的寻找。
它不仅仅是一碗粥,也是一种饮食文化,一种风俗习惯,一个人舌尖上的记忆。
它带着一个人记忆中的味道,生活中的习惯,家人家乡的影子和自己灵魂深处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