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译元曲13 (十首)

        赵岩,字鲁瞻,宋丞相赵葵后裔。长沙(今属湖南)人,居溧阳(今属江苏)。好饮酒,传说醉后可赋诗百篇。一生潦倒不得志,最终因醉病卒。今存小令一首。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燕卷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

        译文:富丽华美的殿堂里温暖如春,暗香浮动,因等候燕子归来高卷的珠帘迟迟没有放下。在夕阳残照中,芳草萎萎的园亭西边,我偶尔在这里漫步浏览。看到十二只粉蝶儿轻捷飞舞:一只贪恋不舍地在花心盘旋,一只要把无限春光抢占,一只舞动翅膀上下翩跹,一只在我的衣襟间左右轻点,一只掠过青草潇洒飞动,一只穿越朱帘嬉戏飞翔,一只追过杨花在西园中休憩,一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只用粉翅把暮烟驱散,一只伏在花蕊上缠绵。还有一只,正和他的祝英台在梦中相恋。

        解析:明暗结合的手法将这十二粉蝶以十二种不同样态刻画得清丽鲜明,极富奇思创意。十二粉蝶与盎然春意交相辉映、好似一幅十二粉蝶戏舞图。曲的后半部分连用十一次“一个”,使曲子结构更加工整对称,曲风更加明快动感,内容更加富有韵味。

        陈草庵,生卒年不详,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今北京城西南)人。《录鬼薄》列其于前辈名公,称“陈草庵中丞”。《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十六首。

【中吕】山坡羊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译文:哪怕我伏低做小,哪怕我装痴卖傻,我不想沾惹是非,麻烦却自来缠扰。既然如此,让它去吧,任从摆布,看能把我怎么了!你不见老天爷尚且顾此失彼,“妨害农事”的罪名左右难逃:下雨吧,阴阴冷冷,坏了蚕桑;放晴吧,日头高照,干了禾苗。阴也犯了过,晴也不讨巧,真不知如何才好!

        解析:这首小令为元朝曲作家陈草庵的代表作,其以笑中带泪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生活的疾苦,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感。

【中吕】山坡羊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译文:从清晨时雄鸡的响亮鸣叫,到黄昏时乌鸦烦人的聒噪,有谁不去功名场上闹一闹?山路也迢迢,水路也迢迢,功名之路全集中在长安道。今天英俊少年明天就衰老,青山,依旧好,人们,全憔悴了。

        解析:“山,依旧好;人,憔悴了。”青山苍翠依然,可人早已韶华不再,容颜更改。作者通过自然永存与人生苦短的鲜明对比,促人惊醒,发人深省。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迁居河南洛阳。少时父母双亡,为伯父姚枢抚养长大。大德五年(1301年),出为江东廉访使。后历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等职。文章与虞集并称。散曲婉丽,语言浅白流畅,与卢挚并称“姚卢”。清人辑有《牧庵集》。

【中吕】满庭芳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译文:  漫天风起,卷起海浪般的波涛,昔⼈曾在这⾥饮酒赋诗志壮情豪。我到这⾥悠闲地登临眺望,眼前是长空寥廓,⽇远天⾼。⼭接着⽔,苍茫浩渺,⽔连着天,遥远朦胧。这些⼭⽔胜景只能供我赋诗吟啸,功名利禄的事情已了,快去归隐,何待⽼僧来招。

        解析:作为姚燧登高释怀的一首抒志之作,此曲风格清丽豪迈,给人一种开阔豁达之感。在以歌颂爱情为题居多,曲风甜腻温婉的元代前期,这种豪放曲风更显得别具一格,匠心独运。

【中吕】普天乐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译文: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北雁南来,荷花凋谢。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解析:这是一首写离别送行的小令。写离愁别绪令人愁肠百转,悲从中来。前八句写离愁别恨,最后三句安慰行者,同时也自我宽解,由此,更显出放达本色。

【中吕】醉高歌•感怀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凤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译文:十年京城观赏燕月、笙歌宴舞的生活,到吴地后两鬓已是白霜点点。西风吹起,兴起思归品鲈鱼之念,而此时人已经步入晚年。

        解析:大德五年(1301年),姚燧出任江东廉访使,当时他已年逾花甲,几经宦海风波,辗转于北方、南方,历尽风霜雨雪,悲欢离合,早已厌倦这种宦游生活,由此写下这曲《醉高歌•感怀》,表达自己渴望归乡的心情。

【中吕】醉高歌•感怀

        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波漾漾。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

        译文:长江畔,翠柳含烟,远远望去,一片青翠莽苍;微风拂起,江水波光粼粼,似乎带有一丝寒意。道别后,只听得那令人断肠的《阳关》旧曲在低低吟唱,因为害怕远行者听到后会更加感伤。

        解析:从“岸边” “江上 ” “阳关” “行人断肠” 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这首小令所写的是一个送别的场景。

【越调】凭阑人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间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译文:深闺少女与院墙外的男子偶然相见,瞥了一眼,再眼角眉间引逗了我。论才华她喜欢我,论温柔多情我喜欢他。

        解析:前两句描绘了才子佳人墙头马上喜剧性的惊鸿一瞥,后两句心理描写迅速将人带入才子佳人的美妙爱情之中,曲中人物鲜活生动,深入人心。

【越调】凭阑人

        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载如许愁?

        译文:此女知道别后要两地相思,但又无计留住丈夫。想到江边送行;又怕世人议论,只好"君上孤舟妾倚楼",从远处眼看着丈夫一点点的远去。"这些兰叶舟"如何能装下这么多愁。

        解析:姚燧这首《凭阑人》,写闺中少妇离愁别恨,语言清丽,古朴自然,无半点雕琢之感。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译文:给你寄冬衣,怕你不想把家还;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过冬要受寒。是寄还是不寄,让我千难又万难。

        解析:诗人以其丰富的生活积累,捕捉思妇心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并以巧妙的构思、简练的文字,表现妻子对丈夫的一往情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卢挚(约1243——1315,或1235——1300),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zhuo郡(今河北涿县...
    皓月生明阅读 4,887评论 8 63
  • 王和卿,生卒年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大名(今属河北)人。《辍耕录》谓其“与关汉卿友,常以讥谑加之”。钟嗣成...
    皓月生明阅读 4,332评论 6 56
  • 作者:白朴 【仙吕】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白,...
    皓月生明阅读 4,834评论 12 55
  • 胡衹遹Zhiyu(1227——1293),字绍开(一作绍闻),号紫山。磁州武安(今河北)人。曾任应奉翰林文...
    皓月生明阅读 5,180评论 10 63
  • 商挺(1209——1288),字孟卿,或作梦卿,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人,晚年自号左山老人。元初时任行台幕...
    皓月生明阅读 4,483评论 7 6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