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者子
卜者子不习本业,父谴怒之。子曰:"此甚易耳。"次日有从风雨中求卜者,父命子试为之,子即问曰:"汝东北方来乎?"曰:"然。"曰:"汝姓张乎?"曰 "然。"复问:"汝为尊正【见注】卜乎?"亦曰:"然。"其人卜毕而去。父惊问曰:"尔何前知如此?"子答云:"今日乃东北风,其人面西而来,肩背尽湿,是以知之。伞柄明刻清河郡,非张姓而何?且风雨如是,不为妻谁肯为父母出来?"赞曰:卜者子甚是聪明,可惜不曾读《孟子》。若读了《孟子》时,便知人性皆善,岂有视父母反轻于妻之理?
【注】尊正,古代对他人妻子的尊称。
卜者之子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方法思路,逻辑推理如出一辙。从衣着打扮、体态特征、所携物品、言谈举止、表情细节、行为习惯等等方面,通过辨析、推理,则可做出具体判断。这个能力,来源于自己的阅历、平时的细致观察能力、敏锐的直觉能力和强大的演绎推理能力。
我想说的不是这个,因为我一点儿不懂。
但是我想说什么呢?对了,卜者之子凭什么断定冒雨出来卜卦就只是为了妻子呢?为父母不也应该吗?无论为父母还是为妻子,都应该出力。(其实,为妻子冒雨求卦的男人当然是个好男人了。)所以,这个推理似乎只能证明求卜的人惧内,不免武断。
另外,后面“赞”中说的也好无道理。孟子的确在《尽心上》里面提到了敬老尊长的话:‘’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意思是孩子要孝敬老人,长大后知道尊敬兄长。孝敬老人,是仁;尊敬兄长,是义。他老人家可没有做过父母妻子谁轻谁重的比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