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做作业方面,我应该是我们家最鸡的一个。即使之前做了无数次心理预想与自我化解,但碗儿书桌旁边的椅子好像有魔法似的,每次往那里一坐,就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碗儿的坐姿总是不规矩,写作业也非常慢,写字也很放飞自我,学习的态度也跟我认知中的好学生不一样。说她态度不端正吧,她总能认真并积极完成自己的作业,说她态度端正吧,又跟我想象中不一样,能写一个字的坚决不写两个字,能省略的尽量省略,没有格式与工整的概念,自然是很少得到优秀,但她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得到了高兴,没得到也不沮丧,仍然该玩儿玩儿。
静下心来想,她这样也挺好的,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只是不是我认知中积极的方式。
有一天孩子们给外婆视频,外婆跟孩子们说:“你们现在要写作业了吧,你们妈妈小时候写作业从来没让我们操过心,都是自己自觉完成的哦,你们也要向妈妈学习啊。”孩子们笑呵呵地说着乱七八糟的事情,估计都没听进去,但我是听进去了的。
我突然想到的是,为什么我做作业如此的认真,是因为本身的责任感,是因为与生俱来的做事认真的态度,但当时我想到的是另一种原因,是内心的胆小与焦虑,不敢放飞自我,不敢承担不按部就班带来的后果,担心没及时完成会被老师批评,害怕做的不好会被别人嘲笑。
这种性格在学习的时候是非常适用的,自鸡模式一旦开启,就不用任何人担心。但在现在的工作中及生活中就会带来影响,按部就班地工作,规规矩矩地生活,工作上没有大的突破,生活上也少了些情趣。
我希望碗儿以后复制我这样的生活吗?如果她跟我性格一样,那么我觉得她跟我走同样的路也是可以的,胆量小,没魄力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它给了我上学这条路,也让我拥有了相对安稳的生活。
但她性格跟我是不一样的。她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即使这样作业得不到A+;对于老师课堂提问没有心理包袱,想举手就举手,不想举手就认真听讲;对于妈妈经常“自以为是”的批评,经常不放在心上,还会打趣“妈妈,你又该买包子了”。
性格不同,那么做事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她做作业总是能激发我愤怒的原因,因为我的焦虑她从来没有,可能也无法理解吧,只是她现在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而已。
分析过后,答案就显而易见了,我之前理解的“不对”,其实应该用“不同”更为贴切。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学习方式,孩子的性格也决定了她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是跟我“不同”而已,并不是“不对”,至于谁更优谁更劣,那得时间来证明。
明白了这一点,我觉得再用自己的方式来要求孩子,那不仅是无用功,可能还会起反作用吧。
园丁与木匠的道理,说起来都懂,但要真正实践起来,还是得摸爬滚打啊。心里想的是做园丁,但干着干着就干成了木匠,能把握好度着实不易。还是我的老方法,一旦感觉到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那肯定是需要停下来思考了,需要及时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跟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