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给你“三温暖” 中医防寒祛病4妙招

在这样一个渐入寒冷的深秋季节里,很多病症开始困扰着人们,霜降过后,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时节对我们的影响。


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深秋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中医提醒,深秋养生一定要预防以下四个方面。

1、防秋燥

早睡早起防秋燥

燥邪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对策: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因此,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湿邪

祛湿化滞防湿邪

秋季从立秋到霜降有6个节气。此时,气候虽然非常显干燥,但暗面却使阴冷潮湿,此时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

对策:秋季养生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3、防秋郁

生活规律防秋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对策:秋季养生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与南池子大街交汇处东南角

郑州乐氏同仁国医馆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与福元路交汇处东北角

全国服务热线:400—900—901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48评论 0 33
  • 今天下午,在几位年轻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进入了简舒这个圈。还没有开始真实的写作,先说几句,作为我的首秀: 一.永远...
    张赛琴阅读 272评论 0 1
  • 曹威业 电影是视觉的艺术,摄影师是与导演一起共同雕刻时光的魔法师。 曹威业1948年入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学习摄影;建...
    24号楼阅读 865评论 0 2
  • 1.OOP 指什么?有哪些特性 OOP是指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OOP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计算机程序是由...
    INTERNALENVY阅读 391评论 0 0
  • 绵雨初歇,春寒料峭。万物复苏,虫鸣鸟叫。燕羽微湿,樱花沾脚。 有的行色匆匆,哀叹路上行人欲断魂;有的驻足观赏,轻呼...
    澄澈Zoe阅读 48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