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脚踏多条船、嫖妓、婚后出轨、始乱终弃。徐志摩的渣和他没得比。
但不可否认他颇有文学才华,虽然曾在作品中假惺惺地承认: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他的书中人物都有一种病态扭曲的心理,字里行间都泛着一种悲伤压抑。
读村上春树的小说,会觉得哀而不伤,有一种心灵净化和治愈的效果,似乎带着一种破译心灵密码的神秘力量。
尤其是文字中泛着的那种迷茫和孤独感不会太伤人,尽管《挪威的森林》也让很多读者心碎。
包括里面的性爱描写,让人觉得很干净,没有肮脏的耻感。
郁达夫笔下描写的性则有一种病态甚至变态的味道,读起来很不舒服。
如《空虚》里写于质夫,睡倒在邻居少女刚睡过的地方,“两手放到身底下去作了一个紧抱的形状,他的四体却感着一种被上留着的她的余温。闭了口用鼻子深深的在被上把她的香气闻吸了一回,他觉得他的肢体都酥软起来了。”
这种口吻,在写这种近乎变态的感受时,居然显得如此平静和欣赏,美感已经被破坏殆尽。
年少时读郁达夫的第一篇作品是《春风沉醉的晚上》,写的是和烟厂女工陈二妹由素不相识到相互关怀、同情的故事。题目听起来很美,心理描写细微,真实自然。
但其后读的其他作品,突然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无边无际的颓废感,对本真的负面情绪反复渲染,好像慢性毒药一样,容易让人不舒服。
《沉沦》三篇写留学生为主人公的,主题都是病和死:《银灰色的死》主人公死于脑溢血,《沉沦》主人公得忧郁症,跳海自杀;《南迁》主人公身体孱弱,疗养得肺炎。感觉就没一个正常人!
《迷羊》写“我”纵欲无度,《她是一个弱女子》写李文卿和郑秀岳的同性恋,《十三夜》写陈君对尼姑的刻骨相思。《清冷的午后》写背着老婆在外面包养一个妓女,自己的朋友又和那个妓女胡搞。他娘的,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小说几乎都是流浪汉式的叙事,没有太多引人入胜的情节,笔法随意,结构松散,顾着抒发一种人物的情绪,而忽略了情节。缺乏情节上那种戏剧性冲突的张力,就很难有细细品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