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从与朋友的一次对话展开,一句十年后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从现在的9:5变为5:9。说这句话的朋友因为这件事感到担忧,而我却不以为意,于是产生了一些讨论,也因此写下这段文字。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谈起人类对于未来的恐惧,因为虚无缥缈,因为不可预知。每个历史片段都能看到类似话题的影子,就像英国人对于煤炭资源耗尽的恐惧;建国初期对于人口增速的恐惧(当然这个话题可展开的内容就太多了),等等等等。本质上来说,这些与这里想谈的抚养比问题基本是一样的。
我并不怎么在意这个问题,首先一点想说的是我很少会用宏观数据去做自我评估,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有人想通过描述今年的就业率如何低下来论证跳槽不是一个好选择时,我不以为意,因为就业率是宏观数据,而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只跟我个人的能力与是否有合适的机遇相关;又如当有人想通过统计平均工资水平来论证我的收入水平已经不错时,我不以为意,因为平均工资是宏观数据,而是否对现在的收入水平满意,只跟我对自身的要求和对未来的预期相关;当有人想通过指出未来抚养比会带来更大压力时,我不以为意,因为抚养比是宏观数据,而有没有压力只跟我能够提供的产出相关。
回到话题本身,老龄化速度加剧,劳动人口比例降低,对抚养比的影响坦白说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了,没什么新鲜的。压力存在,对于社会,对于政府。而对于个人如何才能更轻松的面对这种压力,这才是真正的讨论价值所在。
作为一个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拿最常用的笔记本电脑来说,苹果最新的发布的MacBook Pro相较第一代PowerBook速度提升了680万倍;诺基亚实现第一个商用GSM通话,揭开2G和数字时代的帷幕也不过是25的时间;互联网从诞生到普及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又用了多久?指数发展的科技水平,这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花更多的篇幅去阐述科技发展带来的改变并没有太大意义,而这一系列变化所能带来的预期却远超以往,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科技进步的本质已经明显的发生了转变——从生产能力提升到创造能力提升的转变。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来的媒体风口可能是杂交水稻,可能是流水线装配,而现在的媒体风口却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其实我们经常提起的消费升级也与此不无关系,当然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就太大了。
我曾这样跟朋友评价过90后的一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90后,原因很简单,之所以我们会用70后,80后来去形容一代人,是因为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而90后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特性能够涵盖90年代这波人,社会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年代计数的方式。而在未来,时代标签的更迭速度将会更快,想想2010年上映的钢铁侠2中Tony的全息成像工作方式让人赞叹不已,而微软几年后将会正式发布的Hololens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场景了。几年前我们还在因为联想收购了IBM的笔记本业务而欢呼雀跃时,IBM已经在通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沃森来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了。
也正因此,很多当下看似严重的问题在几年后可能都不是问题,想起一个关于环保的论调,我们每年花费上百亿资金在环境和资源保护上其实是用错了方向,如果把这些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上,实现了元素合成的技术突破那所有的资源都取之不尽,实现了太空航行的技术突破那所有的资源同样取之不尽,地球的生存环境问题更不存在了。不评论对错,但至少应该知道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回到开始提到的问题,10年后的抚养比,谁能保证10年内的技术突破不能在生产能力层面上宏观的解决这一问题?谁能保证10年内的社会形态变化不会让中国的社会资源配置在极大程度上缓解这一压力?
对个人来说,我们真的还能简单的通过5年规划10年规划来去制定行动方案吗?真正重要的能力已经不再是对于未来的规划能力,而是对于现代的应变能力。通过整合新的技术和产品来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无法解决只是因为对于当下技术的探索和组合不够。
而对于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没必要感到恐慌乃至紧张,只要你能看到科技产生的变化并对未来保持良好的预期,用未来的视角看待未来的问题,或许根本不足以称其为问题。
当然有很多视角可以进行反驳,比如非连续性,比如不可抗力,又比如科技领域的低垂之果采摘殆尽等等。预期是自然没有办法永恒向好的,但人应该有自己的基本判断,向好向坏因人而异,见人高低。
无所谓对错,无所谓是非,我想说的只是一种观念,想起一句老话,事缓则圆,通篇下来无非也就这四个字,不得不佩服先人留下的智慧。时间所限,笔力所及,所说一二,无他,引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