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东方天际吐白。晨风习习,清新可人,早起晨练的人们已安静的拉开自己的架式。
远处的永和桥上车流声慢慢热闹了起来,阳光浅浅的撕开晨曦缓缓地覆盖眼前的楼宇,城中村的公鸡在某个角落扯着嗓子断断续续的打着鸣,唯有树林里的蝉毫不矜持的在嘶鸣着。
此刻的城市一半在睡觉一半已醒来,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相对于黑夜,这是白天的始元,也是里生命苏醒之时,带着生机活力、期望和热闹。
昼夜更替,张驰不息,黑夜让生命歇息,白天让生活得以重新来过,这也是个伟大的自然规律,我们无法躲避,更无法改变。
正如人体会生病一样,我们也无法躲避,更无法改变。
朋友发来微信,文图并茂的说自己病了,人无比憔悴,一副病来如山倒的感觉。
从正常和生病的两张对比图片上看,确实人颓废了不少。
零乱啦喳的胡子,毫无精神的面容,让人感觉他在“病魔”面前,手无寸铁,整个人被揉碎掰开,折腾得死去活来的。
乍一看,还以为病入膏肓。细问是重热感,而非绝症,心里才暗暗缓了一口气。
原来,工作忙碌的朋友“病里偷闲”地秀了自己一把。
看来,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绕不过的话题,因为这已成为中老年生活中的一部分。
以前见面习惯问候:吃了吗?现在见面问候已成:还好吧?
“生老病死”是老天给予每个人的自然规律,人生出来后就是向衰老走去,只是快慢的不同。
人作为生物体,生理一直都是相对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疾病就会悄然而至,不同的只是多少而已。
而人生衰亡或生理平衡无法调整逆转,生命结束就在所难免,区别只是在于早晚而已。
对于这个自然规律,自然人是逃不了避不脱的。
正如晏殊(宋)在其词《浣溪沙》中所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与其叹疾病之无奈,不如选择对疾病的不同体味。
也许,这一张朋友圈里憔悴的病中图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坦然面对疾病的勇气。
不必问自己上一次生病是几时,也不必担心自己的下一次生病将何时到来?
歌德说:没有在黑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坦然面对,相信美好,就如眼前的晨风、阳光、鸡鸣和蝉声,毅勇而坚定的踏出自己晨练的步伐,其它则交给命运、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