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自己第一次看《傲慢与偏见》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因为爱读“书虫”系列的英文著作,就一并读了《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由于年纪尚小,当时只对慷慨激昂的简·爱情有独钟,对这本名著并没有太多的感悟。近日封闭在家,突然又翻出电影来看,是值得回味的作品。有时间要看看原著。
很喜欢“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的版本。整部电影节奏不疾不徐,画质细腻柔和,很有质感。画面又极美,十九世纪的英国乡村,如一帧帧油画,悠远而宁静。印象最深的是伊丽莎白徒步数公里,倔强地独自前往尼日斐花园那一幕,野旷天低树,伊人独立,美好不可言喻。穿插其间的是潺潺流过的钢琴曲,与画面相得益彰。电影表现手法娴熟精湛,开头一幕伊丽莎白手拿一本书《First Impressions》,若有所思地咬着手指,从清晨乡村的雾蔼中缓缓走来,跨过乡村小桥,穿过小地主家庭院,再由一个长镜头拉伸,伴随一阵淡雅、清泠泠的钢琴独奏《Dawn》,进入厅堂一段,真是将19世纪年轻、独立又文艺的英国小姐形象展现得如此赏心悦目。
喜欢这个版本的朋友,大概都是被凯拉的演技所折服。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她不算最美,身材亦不突出。但是她清丽不俗的气质、独立倔强的个性,美而不同,和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形象十分契合。她顾盼分明的大眼睛,时而迷朦、时而狡黠,她嘴角时而露出的不屑,她大笑时露齿又放肆,她读书时沉迷,表达意见时坦坦荡荡、掷地有声,遇之权贵不卑不亢甚至刻薄回应,她对待自己婚姻的主见,以及对当时广大女性前途命运的无力感,演绎得十分自然、畅快淋漓又极具魅力。
大家津津乐道的当然是她和达西先生的爱情。达西从小生活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习惯了“傲慢”姿态待人,而用达西先生自己的话说,这其实是他不善言辞,不善于和陌生人交际所呈现的表象;因为伊丽莎白的“偏见”——只要此人行为孤僻、言语生硬,没有亲和力,必然代表着睥睨无视。特别是雨中两人争吵一段,本是达西先生的表白,却把二者的矛盾激化到最大,也将各自的心声袒露无疑。最终,由于达西先生勇敢无畏的自我表达及行动阐释,二人走在了一起。正所谓,因为爱你,我放下了傲慢,因为爱你,我放下了偏见。
经典作品的魅力,在于它的时空穿越性。关于傲慢、关于偏见在大众的情感中依然比比皆是。比如,她家境差,又热衷交际,十有八九是个势利眼;他学历低,估计也没什么见地;我是博士,当然不能找学历低的;他才情四溢,渣男的可能性就是99.9%;她是文青,必然无法共事于人间烟火等等;甚至不少人骨子里或多或少构建一种虚妄的心理优越以俯视他人,这不是傲慢又是什么?其实,傲慢也好,偏见也罢,核心都是自以为是,都是管中窥豹,从狭隘的自我意识视角视人,最终也禁锢了自己。
同时,它带来的有关幸福婚姻与爱情的话题更是值得思索、不断探讨。
电影里班纳特太太处心积虑给自家的5个女儿安排与上流社会的交友机会,期待五个千金与富裕有名望的家族联姻,可谓用心良苦。直到今天,多金依然是许多人眼冒星星、闻之欣欣然的结婚条件。此外还有“条件匹配说”、“学历相当说”、“门当户对说”、“性格互补说”等等其他有关结婚的“学说”。
千百年来,幸福的爱情与婚姻,从来都不仅是英俊貌美、多金多产,而是“门当户对”。这里的“门当户对”,不是说农民必然找农民,知识分子必然找知识分子之类,阶层配对都只是表象。精神的独立与平等,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何谓“精神平等”?最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觉得钟书夫妇给了我们最好的典范。首先他们的学术水平、知识结构、甚至创作能力势均力敌、旗鼓相当——钟书先生有《围城》、《管锥篇》、《谈艺录》,杨绛有《干校六记》、《我们仨》、译著《堂·吉诃德》,二人用实力诠释了平等;并且,他们生活态度相似、志趣相投。二人在下放期间,终日劳作不歇,苦中作乐,总有一种不枝不蔓的冷静(可看《干校六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面对钱钟书被诬蔑,那个人人但求自保、夫妻也反目的年代,杨绛女士依然敢于直言,不离不弃;同样,在牛津大学读书时,钱钟书先生宁肯拿着较少的国家奖学金,也不愿投靠外国富翁,二人身上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韧劲如出一辙;在受排挤不受重视的各个时期,二人的态度始终如一——“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研究,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他们是近现代真正意义的学者。
同样,最近在简书上看到一文《从婚姻的角度说,高考676分女孩选北大考古专业,我为她鼓掌》,其中写道:
“很多人流浪过很多双人床,换过很多次信仰,在情爱的世界起起伏伏、进进出出、疯疯癫癫、宠辱皆惊、喜怒无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持续追求的东西,他们没有一个让自己不断追求的兴趣爱好”;“人到了一定年纪,最大的痛苦就是无聊和空虚。对许多人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挣钱、恋爱、结婚、挣钱、生孩子、挣钱、养孩子......但是孩子大了,挣钱的精力也耗得差不多了,或者钱也挣得差不多了,人生又没啥追求了,婚姻又陷入了平淡和死寂。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能让他快乐呢?”
深以为然。文中这个不为功名利禄,只为自己带来纯粹愉悦,亦能为他人带来精神福祉的东西叫做理想。这个观点用在钟书夫妇二人,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在婚姻里,你有你的研究方向,我有我的写作爱好;并且我们都为自己的理想不竭努力了一生。这样的伴侣,这样的婚姻,怎会不幸福?!
因为精神独立、平等,才有真正的尊重、欣赏与包容,才能让婚姻细水长流、愈久弥醇。
《我们仨》中写道:遇到夫妻之间常见争吵的情形,小到居家摆放、家庭琐事,大到学术争议再到一个人的出处去就,从最开始“存异不求同”到“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既不全依他,也不全依我”,再到更懂得尊重对方自己的见解——“无语的支持”。读罢,真是让人感慨啊。
此外,二人还喜欢一起“探险”,即工作学习的间隙,离群索居去野外、去公园,去发现。杨绛欣赏钟书先生的“格物致知”,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对人群百态细致入微、犀利风趣的视角,比如绘声绘色模仿家中妯娌的争吵;欣赏他的“痴气”,如同孩子一般的顽皮淘气、持久的专注与热情,比如用墨在熟睡的妻子脸上作画,比如在女儿睡觉的被子里塞各种“可怕的玩具”。
《我们仨》中有二人的工作生活图片,看之令人神往。其中钟书先生埋在一堆著作中沉迷,杨绛则一贯的气定神闲坐在对面做着自己的研究;钟书用剪刀为贤妻剪发,杨绛用电推子为先生推头,真真儿是一对神仙伴侣。
即使是神仙伴侣,也有生活艰难、捉襟见肘、哭笑不得的时刻。其中钱钟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自叹拙手笨脚”,比如筷子攥着拿,比如孩子不会抱、不会喂,从伦敦的公交车下来都能摔个狗啃泥,把半个门牙磕掉;妻子生产休养期间,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个猪队友。可杨绛是怎么做的呢?在牛津读书且添女时,生活上钱钟书处处束手无策,作为大家闺秀、生活经验同样不足的她愿意从零去学,愿意耐心和先生一起去合作;在上海沦陷、收入拮据的时候,钱钟书因为各种原因落聘清华、工作失意,她“甘当灶下婢”,也可以冒着风险白天做两份工,晚上回来继续带女儿钱媛、并写剧本。这是贤妻杨绛被广为称颂的地方,更是她的文字中总有一种行云流水的雅致,自带一种平静力量的原因。
也只有在这样的婚姻里,女人可以做全职太太,也可以是女企业家,可以做“灶下婢”,也可以是女诗人,但必然都像《致橡树》里写得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不止一次听到身边朋友说,“婚姻的琐碎磨损了激情,大多数持续数年以上的婚姻,似乎都是狗血剧情或一地鸡毛。”普通人的婚姻,虽然始于爱情,但是因为双方精神不平等,相互不够尊重;因为常常为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所羁绊,精神层面没有足够超越生活的支撑;因为双方或一方不够包容,才造成相看两厌、渐行渐远。相反,如上述所言,他们承受的生活困顿并不比普通人少,养儿育女的琐碎、艰辛也与世人无二。最终,基于精神的平等性,彼此的尊重、欣赏、以及包容成就了这样的世纪佳偶。
再回到电影。有人会觉得达西帅气多金,女主清新知性,这岂不又是一桩只存在童话里的美满婚姻?非也,非也。认真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达西先生固然帅气多金,但更可贵的是精神独立。他既没有一般有钱人,比如他的姑姑,那样的傲慢无礼;同时认可婚姻的基础是真心相爱,即使在那个年代(从他“自以为是”拆散简和好友彬格莱的感情可以看出),同时他家中存放的大量雕塑、绘画等作品展示了他精神世界的富足;并且在第二次舞会,他看到敢于人言的伊丽莎白时,面部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财富而自傲,更没有对方的地位而无视。从这一点上,他和伊丽莎白是对等的、势均力敌的。他们拥有相似的价值取向、独立的精神,他们同样拥有美好婚姻的基础。
电影里有趣并值得玩味的是班纳特老爷,对5个女儿的婚姻大事,他似乎从不放在心上。他总是听从太太的安排,包括小女儿近乎私奔的“成婚”形式,也是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有时甚至不被自己最钟爱的二女儿伊丽莎白所理解。其实他目光如炬、通透清醒。
他唯一一次自主表达观点是在太太逼着伊丽莎白嫁给有继承权的侄子柯林斯时。黄昏的河畔,父亲对伊丽莎白说,“你如果不选择他,你会失去你的母亲;你如果选择他,你同样会失去我。”这一句话无疑给了当时愤怒又无助的女儿莫大的鼓励和勇气。
最后,他坐在堆满书籍的书房,疑惑却依然平静地问女儿,你真的爱他吗?你爱他什么呢?伊丽莎白站在父亲、这个家里精神上唯一能够共鸣的人面前,表达了达西先生的正直善良品行后,终于抑制不住情感,哽咽着说,“I love him, I love him so much...”老父亲眼含泪花,点头微笑,慈祥又动容。
是啊,电影里这样的爱情与婚姻真是美好啊。感谢作家简·奥斯丁,在200年前就赋予女性一样平等“凝视”男性的权利,给了我们这种美好的可能性。有了这种珍贵的可能性,有了杨绛夫妇的先例,人间便值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