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游戏之间,其实没什么关系。
平时不会专门去玩游戏,只陪朋友玩过手游,结果是阴阳师玩成了收集养成,哈利波特玩成了音游竞速。基本只当屯屯鼠,不为游戏花一分钱、曾经为了男人下载steam买了付费游戏,至今是我花的最冤枉的十美刀和最废物的6.8MB内存。
我跟主播之间,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一度无法理解为啥会网上看别人直播,既不能快进也不能后退,一个小时随便就过去了。只能说,不如看剧,一小时能看三集四十分钟的剧,也不如睡觉写小说,还算能有点成就。更无法理解买外卖的钱,怎么就变成了虚拟的礼物,一半还白送给平台抽成。
现在只能说自己打脸。
开着游戏主播的直播间当背景音,做饭收拾打发时间,是刚刚过去的冬天里的常态。到了春天,耐心少了点,用直播回放代替了。
今晚写小说的时候又点开了直播回放,结果几个游戏主播之间发生了点摩擦,在线解决起来了。当时想叉出去,但因为我常驻的主播的言语,留下来听完了整个探讨过程,直到他们矛盾化解后又一起玩了。
不算浪费时间,因为突发的情况让我意识到了,我一个不打游戏的人,甚至一度看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怎么看了这个游戏主播小半年。
从没仔细想过为什么开始看游戏直播。出发点可能是单纯的陪伴,毕竟年初时分根本想不到年末会一个人过,更想不到会时隔近七年,又独自坐飞机去另一座城市度假,想找个没那么影响正事的人声背景音。但最初吸引我的主播现在已经不在我的特别关注里了,转了几个直播间,开始在唯一的主播那里常驻。
今晚,这个主播在劝架时,分享了他做直播的观念,说他自己直播时有了脾气,会尽量忍下来。他几年前刚开始做直播时,看了自己的直播回放,发现当他输掉游戏不开心时,观众也会跟着撒气。他认为普通观众进直播间是为了开心,粉丝更会感情投入,深受主播的心情影响,所以,他作为主播,没有资格在直播时生气。
和自媒体不同,直播是主播们的作品,能相对真实地直接展示了主播们的性格和观念。不少塌房的主播,都是因为时间久了,直播时会口不择言地暴露出内心扭曲的观念。关注一个主播,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有某种性情是我欣赏的,有的很会沟通,有的直率认真,有的技术很好,有的温柔少言。但常驻这个直播间,到底还是因为找到了观念相似的人。
即便会抱有期望,但我知道我粉的主播总归不是情商最高、或是擅长解决矛盾的人。他只是在发现了自己会带给他人不悦时,立刻停了下来,用很基本的行为克制住了自己,从不多说什么。
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
争执必然是不悦的,有多少人能在影响对方心情,甚至伤害对方感情之前,及时地停下来,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对方为什么是错的、论证自己为什么是对的。
有句针对婚姻问题的劝诫,叫作“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我其实觉得大多数场合都不是讲理的地方。
什么叫讲理呢?这个理字,常常并非客观事实,而是每个人讲着自己眼中的道理,试图说服对方。
山有百样,人有千面,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视角,也就有了不同的道理。是非对错,鲜能绝对,都是基于各自设定的不同原则。
听对方的视角、阐述我的视角,说服不是目的,理解才是,甚至共情。
我想每当我一个劲儿地固守自己的道理时,我没有把对方当做有同等智商、阅历、经历、知识、眼界的平等的人,我高人一等所以才要传授或驳斥。如果彼此平等,理应好奇对方的出发点,相信对方只是立场不同但同样正确而已。
直播间里,观众总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主播,无论是最相似、还是最想成为的人;
现实生活里,我们却常常选错了适合自己的人,三观不合,争执不断。
最后,希望我的主播有更健康的方式处理情绪,忍耐是最朴素的方法,但我也希望这样善良友好的人,能和他的观众一样时时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