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讲了公信宝,有人跟我讨论,既然你看好公信宝,为什么不见gxs币价上涨呢?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环境里,如果本身的价值在增长,从长期来看,它的价格都会总体呈上升趋势,反之亦然。但短期必然有涨跌,因为还有其它因素影响,比如人们对它的预期如何,市场宣传力度。币圈现在衡量一个区块链项目,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是,大佬站台。很多人看到大佬就会瞬间无脑。很多项目目前并没有落地和实地应用,就盲目跟进,必然造成币价虚高,形成泡沫。大佬固然自带光环,但是不能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盲目追随大佬,是很危险的事情。因此,我打算思考下我的投资依据,也算抛砖引玉。
区块链解决的是什么?消除陌生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打造陌生人信任
陌生人充分信任了,会怎么样?这样他们就会高效合作,产生效益。
我们需要这样的结果吗?有多需要?有些需要,很需要,非常需要,没有不行?视领域而定。
那这个项目对应的领域,是迫切需要陌生人相互信任,达成合作吗?没有就不行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请问,他们这样做,又是为了解决什么?是刚需吗?
如何还是“是”,再问,这个刚需对应的市场有多大?频次怎么样?这会影响后期的成长率。
想要达成这样的结果,以前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目前其它解决方案备选吗?你要投资的项目解决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仍然是“是”,再问,你所选择的项目做的足够好吗?已经有第一批用户了吗?通过市场验证了吗?它如何扩大市场规模,能吃掉多少市场份额?有没有潜力成为赛道里的第一名?如果有未来竞争者,它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
有没有其它不可控的因素会对项目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国家政策?)
问到这里,我已经想不出来还有什么重大但是被遗漏的问题没有列出了。于是,就先根据以上问题,梳理公信宝的价值如下:
公信宝解决的是数据交易中双方信任问题。数据交易本身就是面向陌生人,数据涉及隐私,关乎到自身利益,出售人需要相信购买者可信,不是危险分子,购买者需要相信数据新鲜真实。没有这个信任,交易无法达成。数据交易的目的在于,让数据充分流通起来,更容易获得。比如,对企业机构更而言,他们需要数据开发产品,但数据获取太难。对个人用户来说,我们都日常生活充赤了陌生人,比如招聘,求职,交友,找保姆等,但很难查询他们是否有犯罪记录,或不良行为。
获得数据的目的,就是可以让人信任对方,消除疑虑和担心,让人放心。它解决的是对陌生人的恐惧感。人有恐惧,就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比如杭州保姆纵火案,实在触目惊心。因此,这是刚需,而且这个刚需每天都在发生,人人都要解决。
公信宝做的足够好吗?目前已经有了第一批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入驻,说明这个解决方案可行。想要快速扩大,一是要让更多的人参与交易。这是一个聚合效应。越多的人肯卖,就有越多的人想买,越多的人想买,就有越多的人想卖。所以,即便初期用户少,但长期下来,增长会非常大。初期通过数字资产挖矿来吸引用户,是个有效的办法,和滴滴打车的做法同出一辙。
二是增加交易次数。数据种类越多,可达成的交易就越多。但目前,可以交易的数据还很少,但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数据可采集,这个总的趋势是明确的。
互联网自带赢家通吃属性,一旦站稳脚跟,可以吃掉全部的市场份额。新的竞争对手想要超越,恐怕需要更强的技术和后台支持,我对技术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后续继续关注。
目前的不可控因素,应该就是国家政策是否支持了。公信宝不沉淀数据,不构成违反国家征信管理条例,似乎是稳妥的。
总结下,我依然看好公信宝,尽管目前它还没有大涨。更重要的是,我梳理出了自己的投资依据,有了自己的原则和算法,剩下的,就是不断实践,通过现实来优化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