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北宋梅尧臣景佑元年至五年(1034-1038)任建德(今东至)县令,居官清廉正直。去官后,邑人缅怀不已。城更名谓梅城,并在城后白象山半山建梅公亭,以慰景仰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屡建屡圮。东至近代名人周馥所作《秋浦梅公亭纪事碑》,笔者看过几种版本校勘,发现有少许瑕疵,故不揣浅陋再作纠正,并略作注释,以求教于方家指正谬误!
我邑县署后山麓,旧有梅公亭,祀(si祭祀)宋诗人梅圣俞先生。以先生尝宰是邑,有惠政,列祀名宦。岁久亭圮(pi毁)。今邑令王公友梅,乃葺而新之,较旧加恢廓(扩展)焉。顾亭无守护者,日久恐复颓废,适察(巡视)监犯李长生,勤于工作,且减囚食,以养其母。王令怜之,因规山下沮洳(juru低湿之地),成稻田六亩,使长生佃(tian耕种)之,守护此亭。
邑绅赵镕等议曰:“明江西巡抚陶山(字调卿,号陶山,明池州府建德县人,嘉靖二十六年即1547年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江西巡抚,在任皆著劳绩,清正廉洁, 名闻朝野。)中臣,名宦也,乡人至今仰慕,嫡裔凋零,惟长生一人在,苟无以赒(zhou周济,救济)之,将绝祀矣。田,本县署废苑,俗名“花园塘”,城内向无粮赋,盍(he何不)请县主以此公田永为亭业?明年长生徒役期满,即派其永为守亭之户。凡亭旁硗(qiao)瘠(土地坚硬不肥沃),并听其垦,概不收租,嗣后(以后)非有大故,不易佃(dian租种)。”众意谓然。因面请王公核准。公欣然曰:“此我意也,是可以定案。”且来书属(同“嘱”)予(我)叙其事。余告之曰:“此举有三善焉:当兹纷乱之世,吏皆苟安,而王公乃能重修此亭,以表梅公遗爱,此尚贤兴废之善政也;李长生一羁囚耳,有母八旬而不能养,年已五十而无妻无子,县官鲜不漠然置之,即略加周恤,安能筹及久远?今乃给以官荒,使其事畜(是“仰事俯畜”简语,泛称维持一家人生活)有资,娶妇成家,是恩恤贤裔、加惠无告之盛心也;官荒久弃,人不过问,今垦为田,春种秋获,与农事试验场无异,公余之暇,考验奖励风行各乡,亦劝农励俗之一端也。”
程明道(北宋理学家程颢,“明道”是其私谥。)曰:“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事必有所济,岂不信哉!”时邑绅前交通总长许世英,适寓(寓居)天津,予询之,亦颇以是,并助李长生五十元,予家亦助百元,俾(使)安业焉。惟恐日久此田被夺,因叙此事始末,镌碑亭旁,以垂久远。
梅公名尧臣,事迹载宋史本传。李陶山名一元,明江西巡抚,嘉隆(嘉靖、隆庆)间有“四君子”之号,一元为“清君子”云。今知县事者为霍邱王人鹏,字友梅,宰(主宰、治理)我邑已七年,民爱之,虽籍属同省,可援例留任。今在邑议绅为赵镕、胡之桢、郑起枝、徐传书、郑曾传诸人,余不尽书。
清授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邑人周馥
中华民国七年 岁在戊午
周馥(1837-1921)字玉山,皖建德县(今东至)人。是晚清李鸿章淮系集团的重要成员。历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是清末蜚声一时的封疆大吏。性嗜学,善诗文,工书法。
王人鹏(1866-1921),字友梅,霍邱人,1912-1918年任秋浦(今东至)县知事。是一位深受百姓拥戴的父母官。据《东至县志》载:……人鹏离任时,全城百姓摆设香案,跪地送别,并送“清官旗”、“万民伞”以志感戴。
“民国模范县长”王人鹏和他的两个儿子: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王青士、新中国文博事业缔造者王冶秋,被誉为“蓼城三王”。
上图石刻在梅公亭遗址。
“一亭缥缈临秋浦,两岸波涛送晚潮”。此鹏光绪丁酉(1897年)梦中得句也。迨(dai等到)民国壬子(1912年)莅官(到官,到职)建德,越明年甲寅(1914年),在白象山麓重修梅公亭,亭成,适县名更曰秋浦。回忆旧句,不禁有明月前身之感焉。
乙卯(1915年)仲秋
蓼(liao)城(霍邱县别称)王人鹏记
许世英(1873-1964),字俊人,一作静仁。东至人。先后担任安徽省长、段祺瑞内阁总理、国民政府驻日本大使、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孙中山称其为“北方第一人”。他由一个农家子弟,跻身官场,官历晚清、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宦海浮游60余年,是近现代政坛了不起的人物。雅好吟咏为诗,有一手好书法。许世英用一副对联概括自己一生的为人处世养生之道:
外柔内刚立身大本,
体动心静益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