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所步行到单位要穿过一个荔枝园,园子里长着有些年头的荔枝树,树干很粗,有的要两人合围才能抱住,树不高,树冠却很大,一年四季挂着翠绿的革质树叶,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把园子的地面牢牢遮住,多雨潮湿见不到太阳,树干及树枝上长了一层厚厚的青苔,只在春夏之交北方树木返青的季节,树枝上才会发出些黄绿色嫩嫩的小枝芽。
初来深圳时刚好是四月初,荔枝树才开花,小小的黄花,密密实实的,刮一阵风,就飘下来不少,下些雨,就被打得东倒西歪的,荔枝花只有小米粒般大小,听说两个多月之后的六七月荔枝就上市,我有些怀疑。之后看着这些小黄花只稀稀拉拉地挂了果,不紧不慢地由绿豆大变成黄豆大小,上面长了小突起,我每次路过,都要盯着看,真为它们着急。
6月初,周边水果店开始售卖荔枝了,他们的荔枝颗颗鲜红,粒粒饱满,包装箱上印着“南山荔枝”,我不禁纳闷,我就在南山,这里的荔枝还是青绿的桂圆般大小,他家卖的是哪个南山的荔枝呢?我更加期待园子的荔枝快点长大,快点成熟,迫切地想亲口尝尝园子里荔枝的味道,又有点担心,这些荔枝好吃吗?
6月的中旬的一天,偶然看到路边朝阳的一颗树上的荔枝变红了,而其它树上的荔枝还没有成熟的迹象,原来,这不大的一片园子里的荔枝也有早熟和晚熟之分的。这时,园主在入口处支起了荔枝直销摊位,专售园子里产的荔枝。每次路过,园主都会热情招呼我尝尝,并一一介绍品种,好吃的荔枝品种我都记下了:妃子笑早熟;桂味抓起来有点扎手,味道酸中带甜;珍珠米颜色鲜红,口感细腻香甜;糯米糍是上好品种,果肉嫩,果核小。我还知道了即便是同一品种,新树和老树产的果子的口感也不同,老树经过多年的积淀果子口感更胜一筹;荔枝的口感跟采收时的天气也有关系,晴天采收的荔枝口感香甜、保存期长,而雨后采收的荔枝口感偏淡,保存期短。据说荔枝还有大小年,今年的荔枝丰产了,转年的荔枝就有可能减产甚至绝收,所以要珍惜每一次吃荔枝的机会。
下班路过荔枝摊,总会看到不少人围在摊位前挑荔枝,我也挤进去挑上一些。在这个荔枝丰收的季节,园主家的男女老少一齐上阵,把床铺蚊帐都搭到了树下,锅碗瓢勺搬到了果园。他们对客人热情真诚,无论你买不买,都会主动让你把每个口味都尝一下,一颗、两颗都没关系,不厌其烦,最终让你挑出认为最好吃的荔枝。其实,在直销点品尝树上熟荔枝,无论哪一个品种,都比在北方吃过的荔枝好吃很多。往往是尝着尝着就尝花了嘴。称重时,女主人会热情地帮我们装好,有时忙不过来了,只有十多岁学生模样的小主会主动过来,大大方方地过秤,熟练地把零头抹掉,而他的爸妈正接待那些要寄往外地大客户,对孩子的经营完全信任放手。我想,这么小就开始接受商业训练,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名杰出的商人吧。
一天,我正在摊位前品尝荔枝,从里面传来招呼声,原来是我的一位同事正在摊位不远的树下挑荔枝,他买的数量较大,园主让他在后面挑选。他说,园子里的糯米糍最好吃,他要把最好的荔枝送给远方的亲朋品尝。
渐渐地,园子里的荔枝一片片地成熟了,像秋天里成熟的山楂,红红的一串串、一片片地压弯了树枝,把披着绿衣青苔的老树打扮得像个挂满勋章的老兵,我在惊叹大自然中发生的伟大奇迹,每次看到,都打心眼里兴奋,每次路过,深怕错过,担心明天或许就没有这么漂亮的景色了,就都会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把这美丽景色永久地定格在相机中。第二天、第三天,荔枝颜色更加鲜艳,也更加地漂亮,又让我一次次地激动、兴奋。
到了7月中旬,看着不少树上已经鲜有荔枝,心想,可能荔枝快要采光了。路过荔枝园的摊位时,向摊主询问,什么时候荔枝就要下去了,店家说还有十来天,我生怕错过这个时间,今年就吃不到荔枝了,赶紧买上几斤,存到冰箱里慢慢享用。适逢爱人回北京出差,提前一天预订了十斤上好的红糯,带给北京的朋友们品尝,这里头自然少不了儿子的。上大学的儿子当然要把荔枝跟他的同学分享,听儿子说,他们班近三十个同学,每人只分得两颗,分荔枝时刚碰上别班的同学硬是讨要了两颗,大家都觉得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荔枝了。
看着树上的荔枝越来越少,我心里有些怅然若失,希望这些美味的荔枝在树上呆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我就多一点时间享到这喧嚣城市中的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