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背影》非彼《背影》。
时间并不能忘记所有,相反会让人越来越深刻。算算看,得有6年,这是第7年了。
从前在学校写过一篇荣获过二等奖的征文—《一根线》,故事讲述的是冬日里,灯光下母亲佝偻着身子给一家老小织毛衣等织物的情景。
这篇《背影》的主人公依旧是我的母亲。
那时候才刚上高一,身上也没有一部通讯工具,从学校请假往返家里完全是家长和老师在沟通联系,无一次例外。
那是个艳阳天,一早请好假回去拍临时身份证,我和老妈各赶一段路。都有些忘了我那时候没有手机,最后是怎么和老妈碰面的了,但依旧清晰的记得老妈送我上车后转身时的背影。
车身缓缓驶过老妈的身旁,老妈小心翼翼地退回到路边对着车窗向我挥着手,嘴里好像在说着“拜拜”。
她一定很疲惫。顶着烈日,背着小希希,还得联系老师说刘仁燕上车了。
最近一次是在体育馆,老妈冒雨给我招手打的送我去公交车总站坐车,这一次老妈背上背着的是欣欣妹儿,又一个小baby。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不知尽头的等待公交车,叫老妈赶紧去买把雨伞撑着,一是别淋着孩子,二是别再自己也生病了。
其实欣欣妹儿哪里淋得着呀,包被裹得好好的,外婆给保护的那么好,只是借着这个借口想让老妈把自己保护好罢了。
老妈走出去没多远,车就来了,我先上了车,坐了个靠窗的位置,这次换我坐车里和老妈挥手说拜拜了,老妈也挥挥手回应我,好像在说着“路高起慢点哦,到了回个消息嘛”。
她一定很匆忙。挎着手提包,背着欣欣妹儿大步向前走,是听我的话去买雨伞了,还是走着回去买菜做中饭,这我就不得而知了。送我坐车这一趟都够她在家里准备好午饭的了,然后再接小希希回家吃饭。这样一前一后,一点喘息都没有了。
是吧,年轻时候背着自己生的孩子,现在背着自己孩子的孩子了,真的应了一句“生我的人带着我生的人”(但不对于我哈)。
不过是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生了子女,被贴上母亲的标签,定义为母亲。
是吧,有妈妈在身边就可以永远做个小孩都不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