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可考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唐代。村庄建筑接近陕北窑居,沿河岸依山势而建,保留了砖窑三合院、四合院、独立式窑洞等大量古建筑和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村中精巧别致的古戏台、观音堂、菩萨殿,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后沟村以其古朴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
村里的路都是石头路,或平砌,或立砌,好多都磨出了岁月的痕迹。院墙大多是用红石头层层垒砌,虽历经风雨而坚固依旧,古朴美观。
这里的树也是古村特有的,进村前路旁的行道树,栽种着一种特有的柏树,三米多高,叶子长满整个树干,枝叶直径每个都有一米左右,叶子葱绿,雍容可爱,随路蜿蜒而去,平添不少乐趣。进的村来,两抱粗的枣树,或院里,或塬上,或门前,或横亘路中央。千年古槐,枯树发新枝,斑驳的树皮见证着村庄的古老。皂角树上去年的皂角还挂着,新叶已满枝。土塄上随处可见的酸枣树,演示着生命的顽强,还有那村中央的一棵巨大椿树,十几米高,树身需几人环抱,巨大树冠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这里的房子多为窑洞,五孔者居多,窑洞依山而挖,有的深达数丈,有的窑中套窑,有的窑上有窑,有的窑窑相连,有的窑中安装吊桥,有的窑门在山这边,而窗户开在了山那边,往来于窑洞间,窑外酷热,窑内清凉,实乃凉热两世界。
这里古建星罗棋布,神庙系统相当完善。关帝庙、文昌阁、真武庙、三官庙、魁星楼、观音堂、菩萨殿、山神庙、河神庙、五道庙等神庙和祠堂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将佛教、道教、儒教尽收村中,实在不像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所能容纳了的,但这的确是二三百人的村庄所有的,这也正是她的博大与魅力所在。无怪乎吸引了众多游人和多家影视取景拍摄,还记得去年热播的《于成龙》么,离家的依依、戏台的场景就都取自这里。
这里的排水系统也是一流的,水道深深埋在地下,各家院中都留有分入水口,最后汇入绕村河中,遇山洪不塌方,逢小雨不泥泞,难怪专家都称:古村的排水系统绝对是一流的。
这里是农耕文明的集中地,到农耕文化博物馆看看,各种农具、农产品,衣食起居用,应有尽有,向人们展示着男耕女织,春种秋收的自给自足,生生不息的乡村画卷。我是村里出来的,对这些大多认识,好多使用过,行走其间,回想当年的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里是世外桃源,刚刚播种的农田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才结出的青杏,盛开的梨花,绽放的牡丹,林间刨食的母鸡,不时引吭高歌的公鸡,门口晒太阳的狗儿,悠闲吃草的驴子,树上的鸟叫,叫卖自家果干红枣的人们,一派的自然,一派的和谐。
临近中午,去知青院吃点饭吧。听说这是第一批知青居住生活过的地方,院子由此得名。坐在小院葡萄架下,我们点了苦菜、酸汤灌肠,两碗猫耳朵,可口的农家味道久久回荡在心间。
回来的路上,路旁成片成片的金叶榆,停车,行走十里榆林间,蓝天白云,鸡犬之声已远去,只留古村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