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APP“学习强国”视频中竟然载有电影电视剧,惊奇之余迫不及待地去翻看这样一个思想性政治性极强的宣传平台会否真有我所钟情的电视。
当手机屏幕划到最后几进失望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青春的童话》映入脑海。遥远但清晰的记忆中,这是2002年初那个刚刚读大一的寒假粗略看过的,印象中这就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浪漫而又悲凉的童话故事,为何值得官方把它搬上这个平台。我决定再重新观看以解心中之惑。
相较于当前动辄四五十集甚至续集连播的电视剧而言,这部只有17集的《青春的童话》算得上是短小精悍了。
电视讲述了一对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同父异母的姐妹,因性格兴趣爱好不同,在各自的青春年华展现出的不同人生的悲情故事。
说它悲情是因为妹妹莫北在千方百计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姐姐莫南筹集高额手术费之后兴奋地骑车去医院看望已经心力衰竭的姐姐遭遇毁灭性的车祸而在弥留之际遗言将心脏移植给姐姐。
姐姐在获得新生之后,一改之前书呆子式的老成沉闷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同时也是以妹妹的方式报答妹妹的在天之灵。
看似简单童话似的剧情却蕴含着诸多与时代背景相吻合的思想观念,如姐妹俩的青春观和爱情观,父母的教育观,学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等等,在十七八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铿锵有力,给人以思考以启迪。
青春就应该是奔放的,如莫北,活力四射,释放自我,由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徜徉。不足的是,年轻的莫北尚不懂得文化知识将带给人一生怎样的素养与情怀乃至财富。
爱情就应该是纯洁的,而婚姻则是情感与肉体与现实的融合。莫北评价莫南与吴家驹的婚姻:“没有性的婚姻是可笑的,是对爱的扼杀。”所以当获得新生后的莫南面对曾经为了保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妻子而与岳父约法三章履行丈夫的责任而从未获得性爱之欢禁不住诱惑而出轨的美院高才生吴家驹重新开始的真诚追求时,在心灵的呼唤下实际是选择了原谅与接受,尽管电视是采取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而没有直接表达。这样的吴家驹才更为真实,这样的莫南也更为有心胸,这样的爱情与婚姻也更纯情浪漫与现实。
为人父为人母的莫教授和欧阳夫妇总是以一种怕被时代被新新人类抛弃的危机感而努力去理解女儿,并时常一起交流观点,引发哲学思考和艺术升华,既在女儿的成长之路上给予引导又尽可能尊重她们的理想,家庭成员之间尽管有观念分歧但关键时刻总能戮力同心众志成城。身为美术教授的欧阳深知基础文化知识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性而坚持要求莫北读完高中再考艺校,同时身为继母的欧阳日夜作画为莫南筹集医药费,一个知识女性的达情与胸怀让人艳羡与尊敬。
学过哲学的人都应该懂得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同样学历与能力也应该是辨证关系,社会上讨论的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的命题本身就错了。电视通过短小精悍的情节演绎将这些关系展现给观众,尤其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和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真的应该回头看一看这部若干年前的作品,一定不输给当前任何一部热播剧。
三言两语难以表达电视要表达的所有。想起小时候读的童话故事哪一个不是以简单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揭示社会现象,而成人的我却在一开始以不屑甚至鄙夷的眼光看待“童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自己的“青春的童话”,而且很可能在青年中年之后依然续写着青春时的童话轨迹。经历过青春童话的人们,人生一定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