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问向京姐:中年女性最关心的是什么?
她说:家庭,孩子。
接着又说:上海这个城市的女性都是比较独立的,在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
这几天“灵魂三部曲”的销售对象多是小孩子和青少年,对于中年女性一直找不到切入的卖点。晚上回宾馆的路上一直在总结自己,是我对成年女性有恐惧还是自己对作品理解不深刻?似乎这两个原因都存在。如果我再不改变前两天的介绍模式接下来的两天展台销售会怎么?就我自己的状态来讲肯定不好,因为自己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因为这个怪异我会失去对自己话语的信心,没有自信的语言是无法让别人认可的吧?我擅长与孩子的交流,从我这边拿书的多是小读者,且女孩儿居多。有一天,一个约8岁的女孩怯生生地跑到展台前,她的肩膀刚刚高过展台,她安静的站在《西夏咒》的书堆前,一句话不说,约有半分钟时间,见她如此安静心中莫的掠过一丝母亲般的柔情。走过去半蹲着身子,把头送过去轻生的问:这本书喜欢吗?
小女孩说:我可能看不了…
听到这话句话时我没有了要说服她的言语,我仍是半蹲着身子,轻声的个孩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丫头,记住:以后不完轻易的否定自己,还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要说自己“不行”或“不可以”,很多事情你只有去做了才知道自己行不行,对吗?丫头总羞怯肯定地眼神看着我,微微地,缓缓地点着头。我继续说:孩子,只要你认得字,就没有看不了的书,你要是喜欢就在这看一会儿,在做决定,看不懂这个故事咱就不需要买这本书~
说完后把孩子安排在两个展台间错落出来的一个小小的,约5公分地小夹角,防止过往的读者不小心将孩子撞到。我继续忙自己的事,时不时总余光望一望孩子,约十分钟时间,小丫头默默地拿着一本《西夏咒》离开了~和大家一起聊天时说起这个孩子,大家都担心孩子太小看不懂,我却觉得:越是孩子,这样灵性的作品越容易进入故事。成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可社会阅历和所谓的人生经验,以及各自固有的价值评判标准,在他们读老师作品时会成为最大的障碍。
开书展地中年女性人数远比来的孩子多,我我不能只停留在孩子这个群体,但对中年女性到底怎么说,才能入她们的心,我始终找不到感觉,今天早上向京的那段回答,深受启发~今天在展台推介时,内容也做了调整,孩子来是孩子的方式,女人来是女人的话题,男人开是男人的“汉腥味”~真是张德栋在文中写到的那样:法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