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在电影《海蒂和爷爷》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上课,老师问大家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皮特说想成为牧羊人,一个同学说想成为农民,另一个同学说想成为和他爸爸一样的铁匠,而海蒂说她想写故事,结果得到的是同学的嘲笑。
没错,对于孩子们的反应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山村,他们中唯独只有海蒂看到过外面的世界。所以,在这些孩子的认知中他们只能看到身边的父母。世代牧羊我该牧羊;世代农民我必农民;世代打铁我也将打铁。对于他们而言,写故事就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也想不到的事。
【案例2】
前几天又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视频:视频中学生就老师布置的调查作业“20块钱能干什么?”作了回答。
生1:我爸爸说:“20块钱能打50分钟电话”;
我妈妈说:“20块钱能买一次烤烟”;
我爷爷说:“20块钱能买一包中档香烟”;
我奶奶说:“20块钱能买一两顿早餐”;
我觉得吧:“20块钱能买10个冰淇淋”。
生2:我爸爸说:“20块钱也只不过能买一次狗粮罢了”;
我妈妈说:“20块钱能买一本精美的杂志”;
我爷爷说:“20块钱可以买一个最最便宜的鸟笼”;
我奶奶说:“20块钱能让擦皮鞋的给她擦两次”;
我觉得吧:“20块钱正好付两次我去学校的打车钱”。
生3:我爸爸说:“20块钱不够给服务员一次小费”;
我妈妈说:“20块钱不够买一支好唇膏”;
我爷爷说:“20块钱买不到一包中华烟”;
我奶奶说:“20块钱不够打一次麻将”;
我觉得吧:“20块不够我花一天的零花钱”。
生4:我爸爸说:“他病了,他再也挣不下20块钱了”;
我妈妈说:“20块钱是我们全家两天的饭钱”;
我爷爷说:“20块钱是他干半天农活的工资”;
我奶奶说:“她不知道20块钱能干什么,因为她的口袋里从来没有超过20块钱”;
我觉得:“20块钱能买20包方便面,每天中午吃一包,能够我吃20天呢……”。
听完孩子们的回答,眼泪早已流了下来。我相信看过的人都会为生4的境遇感到同情,与难过,还好这个女孩很懂事,很争气,她的成绩一直都在班级前列。然而对比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答案都是其父母与爷爷奶奶答案的索引。父母说能,孩子说能;父母说正好,孩子说正好;父母说还不够,孩子说还不够;父母说够全家人两天的饭钱,孩子就用它给予自己20天的午餐……
我们不可指责那些说还不够,那些说正好够的父母教子无方,我们也不可提倡所有父母都类比生4的父母一样去说。毕竟家境不同,条件不同,身处环境与喜好不同,没有哪个家长与孩子希望自己一直身处自卑之中。但是,有一个共识就是: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举动;父母的认知牵引着孩子的认知;父母的格局决定着孩子的结局。
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社会赋予老师的是,一流的教师培养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生打造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铸就一流的教育。同样,一流的家庭教育方可培养出一流的孩子。不论家庭条件的好坏,父母在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一生成长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为:
父母的见识和眼光,比父母的金钱更重要;
父母的放手和鼓励,比处处帮孩子铺路更重要;
父母的高效陪伴,比让孩子报夏令营出国更重要;
给孩子准备一屋子书,比给他买800万的学区房更重要。很多事,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曾经说过:“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是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思想方式、对待世界的态度去感染孩子。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维,决定了孩子能见多大的世面。而孩子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