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新开中学 涂海桥 李贵华
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来施肥、浇水。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培养自信、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取得最大程度的收获,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分层施教。
一、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
我在一次听课中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位教师上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完成新授课后,因有学生举手说求根公式不会推导,老师又讲了一遍,但仍然有些同学茫然地望着老师,估计还是没弄懂。
课后,那位老师说有几位学生基础特别差,上课总是听不懂。这一现象,说明这位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学生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对所有同学要求一致。其实,对于求根公式的推导,可以让基础相当好的学生能正确地推导,并能熟练应用,中等的学生也只需要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只需要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识记求根公式并简单应用就可以。像这位老师这样处理,不但耽误了全班同学的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容易挫伤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
目前,在我国教改大潮中,已涌现出一些知名的高效课堂模式,他们在形式和内容上,仍然离不开布置作业这一环节。布置作业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便于教师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所有学生都做一样的题,就会导致在预定的时间内,基础好的学生早就做完没事可做,而基础差的学生完不成任务,又怕老师检查挨批评,干脆互相照抄,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明确规定,哪些同学该做哪些题。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两头,既要有让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有点难度的题,同时又要有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够得着的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
三、课堂评价要因人而异
一天,在电视中看到电视台记者采访一网迷学生,问他为何不顾一切地沉迷网络游戏,他毫不思索地告诉记者:网络游戏很容易获得成就感。
是呀,没有成就感就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在我们许多老师眼中,基础好的学生有点成绩是应该的,不予表扬;基础差的学生有点进步,可与基础好的相比相差甚远,更不予肯定。使得学生没兴趣、没动力、机械地学习,感觉读书又苦又累,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并且评价要因人而异。基础较好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学习的成功率高,容易骄傲,评价他们的学习,要求要严,促使他们不断进取,学习更加严谨、更加谦虚。当他们的学习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又要予以高度赞扬,以此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只要与他们自己相比有进步,就要及时加以表扬。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之学有兴趣、学有动力。
分层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措施,这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精神。面对不同的学生,坚持分层教学,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黄冈日报网址链接及截图
https://rb.hgdaily.com.cn/html/2019-09/15/content_39289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