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家把人分为七个不同层次,分别称之为“奴”“徒”“工”“匠”“师”“家”“圣”。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要想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普通人,其最低标准是成为“匠”,而更高的理想目标是成为“师”“家”乃至“圣”。
那么,“奴”“徒”“工”“匠”“师”“家”“圣”具体指的是哪些不同的人生境界呢?
1.奴:被绑住手脚、蒙住眼睛或者绑住心灵的人,需要在监管甚至强迫下工作,生命过程掌握在别人手中。做事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不得不”是他们做事的理由。
2.徒:自愿工作,但技能或知识不足,需要在别人帮扶下工作。
3.工:按一定规范把工作做好的人。
4.匠:掌握了某种或某些技能及知识,有所专长、能够把某些事情做得完美的人。
5.师:“教之以事,艺之以德”,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与规律,并能够传播、分享给他人,影响到一批人,使其生活越来越好。
6.家:不但自己拥有,还能使更多人“有房有猪”,建立了某一价值系统,拥有一批追随者,使更多人的生活因此价值系统而变得越来越美好。
7.圣:精通事理,通达万物,大公无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