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即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理解性记忆。
这句话存在已经有千年历史了,可是正确对待和认识的人并不多,很容易陷入二者的两端,归根结底还是人的认知问题。首先要学好必须构建自己的正确认知,对这个知识学习的正确认知构建才是学好知识本身的前提。也就是知识其本质是用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决策的。人的一生都在做选择题,可是往往到了关键时期我们却希望依赖他人找寻答案,而根本没有自己的主张与观点,不是吗?书读得多并不是看家里的书架摆放了多少本书,不是看高谈阔论的时候自己多么的能够引经据典,这些都不是有知识的体现。有知识的人往往就是在面对一个个现实的选择时有自己的主张,如此简单而已。
我一直都质疑自己的读书效能,内心也经常嘲笑自己是一个“伪读书人”。之前读书都是内心怀着焦虑,为了读一本书而读。我抬头看看自己的书架,属于自己热爱的不多,很多都是迎合社会潮流而选择推荐的热门书籍。我经常自嘲我自己,都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所以一方面痛恨自己的无知,一方面却又无从选择如何去读书。直到我开始探寻这种认知问题。读书人首先要解决的一大矛盾就是阅读行为与阅读认知的矛盾,这就好像十九大会议对我们社会当中的主要矛盾认定一般重要,如果不认清主要矛盾,那么路就会走偏。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整个知识对一个人来说其实就分成了两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固有存在的,那就是我们现有的知识理论,譬如文史哲一类,还有社会自然科学,另外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常识以及专业方面的知识等,这些都是经过了前人总结过的知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存在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当中了。这就好像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一般,学校教授的永远都是这一类知识,这一类知识的共同特征就是会启动人的记忆系统。说白点就是你学习人家的东西,当然要靠脑子去记忆理解才行啊,必要的时候还要背诵一些经典词句啥的。有什么用吗?当然有用!这是为了启动你的 第二个大的部分,叫做思考部分。
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一张白纸,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首先就是不断的吸收周围的知识成长,最简单的就是模仿,不会就学习别人的,所以我们从小就会模仿我们的父母行为模式,父母的经验知识也得以传承。但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重要的时期叫“叛逆期”,大约在12-13岁左右,这个时期我们有了自己的主张,学会了自己如何思考,挣扎于思想上摆脱束缚而在身体物质层面还必须依赖的矛盾之中。这就是一种最本能的思考体现。然而好景不长,过了这个时期之后,我们开始慢慢的习惯周围的一切,这种精神上的反抗逐渐的减弱,尤其是步入社会,更加是随了大流。
所以在启动记忆还是启动思考这本身就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总之人一定要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才会感觉到心安,如果内心焦虑,那么自己就总有那么一部分没有确切的把握,也就是活得不踏实。人对既定已经知道的不会有不安,一般都是对未知才会有恐惧,所以内心的焦虑不安代表的其实是对某方面无知产生的担忧。
我对于这个平衡的理解是,我觉得成年人首先还是要启动我们的思考,而不是留恋于我们的记忆,我们的知识储备很有可能从离开大学那一刻起就彻底失去了,很多都是步入社会之后被动学习到的,我们需要主动一点重新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不是吗?所以首先思考的就是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认知框架,通过学习树(下一篇介绍,敬请关注)不断的推进自我成长。主动更新自己的认知,学到的知识,这样才会发现自己在面对一些问题困难和选择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决策,选对方向,而做到这一点的人才是将记忆的知识转化成为思考的智慧。
认知是构建所有知识的基础,启动思考之后才有可能不断的吸收更多的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一种需要,对吧。这样吸收的知识才能真正的为我所用,然后再启动自己的记忆系统不断调用知识从而上升到形成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站在生活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从以上这个角度来看,构建认知远远比学习知识本身要重要许多,不是吗?下一篇我会尝试着表述一下从哪些方面构建认知以及“知识树”的概念,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