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听见楼下电视的喧哗声和一阵一阵大笑声。不去看,就知道是楼下的男孩子起床在看电视。不一会一个男子的呵斥声“不做作业,看啥电视”隔着楼板从窗户传了过来,接着就是孩子的哭声和男子的训斥声哭了。,
一阵时间后,楼下安静了,我想大概是孩子开始做作业了吧!
作为我,一个旁观者,也不赞同孩子经常看电视。对于孩子大清早看电视,我的态度肯定和楼下孩子的父亲观点是一致的,清晨大好时光应该是抓紧学习的时间,而不是看电视。
只是楼下的孩子年龄尚小,大概七八岁的样子,还不知道惜时、用时。
孩子0--6岁是生命成长最关键的时期,他们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发展和构建自我。然而在职场的成年人日益忙碌,越来越忽视自身对孩子的塑造和影响,自觉地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而任由媒体来影响他们。这种情况除了能让家长轻松一些之外,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的。
下面引用一段孩子看电视的九大坏处:
坏处一:看电视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
坏处二:看电视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因为看电视是单向的,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
坏处三:看电视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处于被动的灌输。
坏处四:看电视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感觉体验丰富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坏处五:看电视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坏处六:看电视多导致活动减少,使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降低。
坏处七:看电视多的孩子习惯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懒于思考和探索。
坏处八:看电视多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
坏处九:看电视会上瘾,看电视多的孩子会受到电视中购物消费的影响,养成不良消费习惯。
看到这些“坏处”,作为家长和教育者肯定会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平时看电视时间的长短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多伤害。
有科学家用实验来对比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之间的区别。
科学家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听老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组是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之后让两组孩子画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听了故事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各不相同,而且孩子们会根据想象,赋予白雪公主不同的形象、装束和表情;
看了动画片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样,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过些天,科学家又让这两组孩子再画白雪公主,听故事的孩子这次画的和上次的又不一样,因为他们又有了新的想象,而看过动画片的孩子,画的和上次还是一样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动画片把故事中的角色模式化了,这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孩子看动画片,其实也是听故事的一种形式,如果我们想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就讲故事给他们听,而不是让动画片来给孩子讲故事。
当然,看电视也能让孩子学习知识,好的电视节目,可以取代阅读,但不能永远代替。
因为电视集声、光、影为一体,拥有不断变化的画面、丰富鲜艳的色彩、动听好玩的声音……这些刺激对孩子而言一定比书本具备更大的吸引力。
但是,正因为电视全方位地提供了信息,给人想象的空间就很少,所以孩子看电视时是一种被动式的灌输,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对孩子而言,相比看电视、看书无疑是枯燥的。有机会看动画片的孩子会优先选择这种不费力气的形式,长此以往,阅读的分量在他们的心中会越来越少,将难以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而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爱阅读而孩子,不只是知识面比较宽广,就连他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比爱看电视的孩子更突出,更稳定。因为爱阅读的孩子接受知识是主动而积极的,他的学习兴趣是持续而长久的,对他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其积极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比,知道了喜欢看电视与喜欢阅读的孩子他们之间的差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