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观察一个人,是我现在任职公司的老板,他的语言风格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语言沟通的动机和思维呈现的思考,以及社交,社恐的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呈现。我们说话都是受自己思维控制,即使大部分人日常说话都是无意识的说出来,谈不上控制。因此,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分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不加思索的表达出来,还有一种是经过实时的思考后表达出来的。两种语言表达模式谈不是好坏,只是说在具体的场景下如何应用罢了。
我其实特别崇尚那些能够根据实时对话场景,立即做出思考而后表达的人,这一类人有着以下几点特质:内心平静,专注,反应迅速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与外界的交互是通过肢体,神态,语言去传递的。而语言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设想你为什么会说话?一是我想表达;二是我要做出应答。我想表达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内心的动机;比如说:我今天拿到了老板的红包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语言表达的动机是什么?是炫耀?还是分享?怎么去判断?经过判断后,我们将走向第二种,我们要做出应答。这个应答怎么回复也是很有意思的。是具体问细节拿到了多少,还是说问为什么给你红包?还是说你真棒;还是说你们老板很好啊。这就变得很有意思了,当然不可能只有这几种,有无限种回应。所以说,社交有无限种可能,为什么有些人能交很多朋友,能够社交关系很好,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与常人不同,他们的思维是跳跃的,总能够给出非比常人的答复,让整个社交变得有意思;人们也愿意和他们相处和交谈,因此会觉得他的社交关系很好。而反之,为什么有些人会社恐,其实无法掩饰的是思维的匮乏,无法在社交活动中应对各种各样的人,且不知道自己是那种人,不愿改变而又融入不进去。因此他们会觉得融入不进团体中,自己说什么都是不正常的,以致于自己内心难受。
所以说让自己不社恐,方法就是让自己的思维变得开放,且活跃;我们不能按照固定的一种思维模式去理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这样会让自己的思维固化。我想说的是一招打遍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果这样做只会让人觉得迂腐。试着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去理解万事万物;去体会具体场景下的万事万物。从而做出反应才是正道。人为什么会老?那是因为思维固化了;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衰老,在我们刚出生时,我们对所有事情都好奇,都愿意去学,而等我们年老,进入古稀之年,我们好像变得固执,融入不到现实生活中,经常激发各种矛盾和冲突。这也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固化了。
而无意识,不加思索的表达出来,这种语言表达模式让我去形容,我觉得这种模式很真实。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反应一个人的本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诚;我心里时怎么想的我就说什么,不管是我讨厌的还是我喜欢的,我都能够无意识的根据自己的内心去表达出来,也不畏惧任何人的反应。给他人的感觉是大大咧咧,单纯,敢说敢做,实诚;但也容易被人套路,受挫。
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我一生追求的,看世界看的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