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来村里的第三天,洋洋七点起来,陪他玩了会打架游戏,已经很久没有专心的陪他玩了,其实只要是用心陪他,他都会很开心。
吃完早饭,大伯父看到了洋洋,直接就叫洋洋哑巴,洋洋生气了,直接去关门,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我走过去抱着他。他把头扒在我的肩傍上,其实我的内心很心痛。带着洋洋去马路边散步,我同洋洋说:洋洋你很伤心很生气是不是还有点愤怒当大外公这么叫你的时候。他说嗯,我说村里面都喜欢这样的讲话方式,他们喜欢你,所以故意逗你玩的(看来是我说话暗示了洋洋,村里面的人说话都不懂的去尊重别人)。大外公喜欢你,所以才会叫你,你可以回答诶。但不要不啃声,当别人叫你不回应时,对方会觉得很尴尬。后来洋洋在马路上遇到了大伯父,直接躲到了我的屁股后面,他很害怕看到他。洋洋当时的感受是害怕,担心,担心大外公又叫他哑巴,害怕他再次戏弄他。我自己的压力,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我把洋洋教育成了一个不懂的礼貌的孩子,我害怕别人这样想我。回到妈妈家,我带洋洋玩打石子,玩了一小会,发现门被锁上了,带洋洋去后面那排屋找爸爸拿钥匙,村里人看到了洋洋来了,老杨婆对爸爸复述了上次的事情:“这个小孩,上次让他叫我舅妈,才能有枣子吃,他说我不吃了,也不肯叫。”我爸回应说,谁叫他都不回应。其实当他们都这么说时我看见了自己内心的失望,更觉得好无力,因为这也是属于社交能力的问题,洋洋在这块上面表现的非常差。我看见了自己对他的期待,我希望他可以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大大方方的叫人。(接纳自己的期待,接纳洋洋的现实表现,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单一,所以洋洋的表现非常的正常,但我需要努力去改变现状,第一步利用解决问题的七步骤同洋洋讨论下关于这件事情的解决办法。还有我做的不好的是我的态度,我的态度其实告诉洋洋他不回应也没有关系,我其实是处于矛盾中的,我没有做到真正的接纳也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
洋洋说要拉便便,我带他下来回到了妈家里,妈妈去舅舅家拿了一大桶的白莲过来,我下去帮忙拨,洋洋只好自己玩,可能是跑的太快了,洋洋的额头撞烂了一个小块,撞的还很深。内心立马就内疚了,我丢下白莲陪他到楼上玩积木。玩了大概半个小时,我又下去帮忙一起白莲,洋洋想吃那个拨好的莲子,不敢自己拿,我说没事,你随便拿自己吃。他姨说不行,你要吃得自己拨,不能吃这个拨好的。洋洋伸出的手又缩回来了。后面我切了个西瓜给他吃,他看见凳子有块烂掉的,把手伸进了那个洞里面,想伸出来的时候,他用力拼命的拉手,结果把手拉烂了一大块的皮。洋洋哭的很伤心。手肯定是很痛的,内心好心痛啊,更有点自责,一上午受伤二次。更郁闷的是他手在拼命的往外扯时他也不求助,结果手受伤更严重。(我需要同他谈谈下次再遇到这种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做)后面的时候又说要吃白莲,我让他自己拿,他还是不敢,害怕他姨会说他,我说如果姨敢说你,妈妈就同他打架,结果洋洋就真的跑去同姨打架了,打架的过程中他姨陪他玩,洋洋一直想要赢,他姨说要过来打我,洋洋看到后就打的更起劲了。洋洋还想丢凳子,被我喝住了。(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了自己做的非常不好,我不可以说同他姨打架的话,这给了洋洋暗示。我看到了洋洋在面对这些事情时的胆小,我想给洋洋打气,但方式完全错了。洋洋你很害怕你姨说你,但你又想吃白莲,你自己不敢拿,你希望妈妈拿给你。你忘记了你很勇敢了吗,你想想自己是怎么去买气球的,你可以借签下上次的方法?)后来洋洋哭的相当的委屈,洋洋想来保护我,我没有看到他的真正的想法,后面我同他共情时,我只是说洋洋你觉得很委屈还有不服气,你觉得自己输了,所以想尽办法想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