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妈妈婚过后一直两地分居,我们跟着妈妈生活。虽然爸爸没有在家,但是和外公外婆,舅舅姨妈们住得近,表兄弟姐们玩得好也不觉得有什么。而且爸爸每次回家都会带来很多食品,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日子里,我还会觉得有点小得意。有时候爸爸没有假期,把东西托人带回家,在等汽车到达的时候会把头高高抬起,心里琢磨着爸爸会给我们捎什么好东西。
爸爸捎回来的东西无非就是猪肉,糖,油,甚至应节的地瓜,乌榄等等。这些东西重得要命,和妈妈、妹妹一起拖回家,每次都累得要死。经常捎东西回家,爸爸练就打包的好手艺。记得有一次,妈妈挑起担子,整个人踉跄着站不稳。好不容易把东西带回家,我们总是眼巴巴地盯着着,希望妈妈给我们做点吃的。但是妈妈都要把东西分类,分份,给外公外婆的,舅舅们的,大姨的,自己留下的不多,甚至都是残次品,然后要我和妹妹分头给大家送去。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送乌榄给大姨,筐是竹子做的,顶在胯上磨得生疼,手勒出深深的印子,几百米的路看着总不到头。回家气得直哭,没什么好吃的,还要我送过去,让哥哥们过来拿多好。妈妈淡淡的说:送人家的东西怎么可以让人家来拿。
很长一段时间,我很讨厌爸爸捎东西回家,又不是自家享用,还要累得半死送给大家。妈妈告诉我们:爸爸不在家,亲戚们经常帮助我们,爸爸能买到排价的副食品,就要尽可能买回来和大家分享。耳闻目睹,妈妈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把分享成为习惯。
分享是一场互动,双方都能感到快乐和幸福。其实,最终受益的也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