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手足口?有什么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且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02.好发年龄
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在3岁以内更常见,考虑和6月龄之后,母亲经过胎盘传给孩子的抗体逐渐消退,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弱抵挡不住病毒侵袭有关。最早的,现在在1月龄左右的孩子就发现有手足口病了。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有时候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03.好发季节
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
进入5月后,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高峰期,北方病例逐渐开始增多。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04.手足口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
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3摄氏度。
手足口的皮疹表现多样,最典型的是在手足处表现为数个到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在5天左右吸收,7-10天完全消失。
但是某些病毒,比如柯萨奇病毒A6型导致的手足口病,斑丘疹会出现疼痛表现。
除了手足口外,臀部也是皮疹的高发区,多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样。
05.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
06.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进展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容易混淆,因为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口腔内也会出现针尖样小水疱继而形成溃疡,两种病都可能出现发热症状,而且还特别爱侵袭5岁以下的幼儿。
虽然两者都会在口腔内出现小水疱和溃疡但仍有不同之处:
1.出现疱疹的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口腔内会出现疱疹,还可能会发展到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疹。
2.发病风险不同: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则可能出现重症病例,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进展快,会导致死亡。
07如何预防
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要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多喝水、勤通风。避免孩子接触病人,不与他人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避免感染手足口病毒。大人外出回家后,也要先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尤其要注意的是,给孩子换完尿布,一定要洗手后再去做饭或照顾其他孩子。另外,也要记得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 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也更集中。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人群拥挤处玩耍。搞好个人卫生、接种疫苗、远离人群,做到这三点,远离传染病。
3.定期消毒物品。勤晒衣被,儿童玩具、奶瓶奶嘴要定期消毒。
4.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充足睡眠,增强儿童体质。
5. 接种手足口疫苗。6 个月到 5 岁的孩子,都能接种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EV71 灭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