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没有,生活中充满负能量的那些人,抱怨的东西几乎是不变的。
跟他们聊天,聊不出任何新鲜的东西。
要么先吹嘘自己的经历,吹嘘自己去过的地方,可那些事他自己已经提了无数遍,早已听到耳朵出茧;要么抱怨,抱怨工作,抱怨付出没有回报,抱怨别人只是运气好。
永远在放大自己的付出,责怪整个世界没眼光。
怎么说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半圆,人人都有自己的半径。
有的人拼命充实自己,把半径越拉越长,自然面积越来越大;
可另外一些人早已停止成长,止步原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到的天空永远只有井盖那么大。
如果一个人不持续地做一些新鲜的事,不保持学习,也难怪他们只能在原地打转。
最后通常都是一句「切,我只是没有这么去做而已。」
看到有人写作,说只是自己没有去写而已;
看到有人升职,说只是自己没有去打交道而已;
看到有人的一项技能光彩夺目,说只是自己没有去学而已。
从来不找自己的原因:为什么不去学?
很多事我们不去做,大概是看不到这件事短期内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收益。
朋友找我聊天时,直截了当地问我,在很早之前你就能知道发微信文章可以给你带来读者吗?
我说哪能呢,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自说自话,写给自己看的。
我的好朋友最近在学英语,下班后还一个人在办公室钻研。
同事问她:你为什么学英语呢?
她说:很感兴趣,同时觉得有趣。
同事说:能有用吗?
她说:
学习一个技能总能有用的,只不过大多数事情还没有到它发挥价值的时候。
想起很久以前我跟她聊天时,我说:
「我以前也不觉得读书有什么用,可总是在一个很莫名的时候想起书里读的一句话,就能沉下心来。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要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才能发挥价值。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准备自己,开出花之前我们都得扎根。」
回想起曾经拼命学习的日子,早起晚睡,除了吃饭做题,就是做题吃饭。每天给自己两集老友记的时间,社交网络最多刷半小时。现在回想起来还会觉得那样的日子难以呼吸,空气稀薄。
仔细想想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很能坚持的人,钢琴练了没多久放弃,吉他因为手指总是生疼只能断断续续地练习,想要学会的技能其实没学会几个。
可说来对很多事情无法坚持的我,依旧保持着读书写字的习惯,大多时候读的书无法体现在生活里,可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帮助我很多。
我常觉得坚持只是一开始需要做的事,到后来我们都会佩服自己的耐力。
一旦投入成习惯,再「无趣」的事情依旧能找到乐趣,并且乐此不疲。在未来的某一天,塑造我们的,就是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做过的事。
最直观的,便是平和,你很少会看到努力坚持丰富自己的人抱怨,他们并不被所谓的命运所困扰,因为内心早已足够丰富,让他们有信心能应对各种糟糕的环境。
一旦有了如此平和的内心,反倒是能看到生活里的诸多乐趣,天空对于他们来说是宽阔的,也就能看到远方的碧海蓝天。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做什么样的事。
我们步入成年社会,时间多少无法自己安排,大多都要朝九晚五。可都能直观地看到每个人的状态完全不同,有些人有活力,有些人有想法,另外一些人每天疲惫,也想不到什么新鲜的东西。
或许你也在想,为什么有人可以这么游刃有余?
他们总是闪闪发光,他们总是有出人意料的想法,他们总有常人没有的决断力。他们总是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着别人的看法,也改变着自己的境遇。
我常在羡慕别人,羡慕别人拥有的才能,羡慕别人在每个方面都有自己闪光点,羡慕别人拥有的技能。
终于有天我明白,如果你想要有自己不曾拥有的才能,除去学习毫无他法。
剩下的,就是找出一个合适的时间,去学习不一样的技能。
这些时间我们其实都有,有的人一部剧循环反复地观看,有的人朋友圈来回刷了十几遍,其实并未错过什么,也并未学到什么,只不过是打发时间。等到时间消磨到十二点,关灯睡觉。
倘若我们都朝九晚五的工作,到家的时间其实也有三四个小时,每天学习一点,过了一段时间就能多少掌握一个新的技能。
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如果不尝试做一些新的事,我们又如何成为一个新的人。
我想我们都不想成为那种把一件事情翻来覆去说的人。
很多事并不能成为我们的职业,但不妨碍我们去投入精力。
大多作者都有自己的职业,这并不妨碍她最后成为一个作者;生活富足的人,大多拥有自己的一个小技能,可能是插花,可能是画画,也足够让他的生活充满乐趣。
而刚入职场的你,拥有一两个属于自己的才能,可能就会迎来峰回路转,那是你跟别人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