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晓萍萍萍”公号,订阅“晓萍萍萍”公号,一起探索思维成长,陪你终身学习。)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比自己优秀的,比自己漂亮的,甚至比自己工作好与家境好的人。
常常拿自己与他人对比,为什么TA的人生可以这么幸运,而自己却是一个各方面都不突出的普通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内心的自卑感也因此,油然而生。
于是做什么事情都不敢出头,可能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很好,也会常常质疑自己的能力。
不要苦恼,我想告诉你,不仅仅只有你一个人有自卑感,自卑感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即使看起来再自信的人,也会有自卑的阴影。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认为有自卑感并不全是一件坏事,因为人类的文明,正是一次次战胜自卑感后的成果”。
为什么会这样说?
很简单,正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就说明我们对自身状态感到的不满,所以就会想着去改变现状。
我们通过自卑感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并且想尽办法去修正,而这个修正的过程,也就成为美好生活创建的过程。
在个体心理学里面,自卑感是一个基础概念,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并不是什么不好的心态,而是一个中性词。
其实除了自卑感以外,还有一个每个人都会有的心态,叫做优越感。
自卑感与优越感虽然是两种情感,但它们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每个人都想要弥补这种自卑感,于是就会利用优越感来达到心灵上的平衡。
自卑感是一种“低人一等,事事都不如他人”感觉,而优越感却是“高人一等,他人都不如我的”感觉。
人一旦感到自卑,就会不遗余力的去追求优越感,而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优越感,也就是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跟他个人的自卑感密不可分。
就像大家常说的“一个人越缺什么,也就越炫耀什么。”(这也是中性词的代表)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举了一些例子:
很多医生会选择做医生这个职业的原因,大多数是跟自己的经历有关,小时候都经历过家人或朋友的死亡的场景,认为人生不安全,自己也没有能力挽回,所以产生了自卑感。
于是长大后选择了做医生,可以让自己有能力与死亡对抗,借此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感。
但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对追求优越感的目的并不是非常的清晰,也不是只有一种实现的方法。
很多人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很容易误入歧途追寻了错误的优越感。
例如:有些人靠欺负他人获得优越感、有些人靠损人利己获得优越感。
在我们身边你一定见过,或经历过,明明与对方无冤无仇,但他就是处处找你茬,给你穿小鞋,为的就是获得你弱他强的优越感。
事实上,获得优越感本身是没有错的, 错的在于追求什么样的方式。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获取优越感,才是摆脱自卑感的正确方式。
那么,如何走出自卑感,建立起好的优越感?
1、提升自我获得感
就像我前面说的自卑感人人都有,有的人却可以化自卑为动力,而有的人却因此丧失了自信心。
甚至被自卑的枷锁捆住,“把我不配,我没资格这样的字眼”,牢牢的标签在自己的内心里。
于是,逐渐的自我价值感变得越来越低,你也越来越自卑,沮丧,做什么事情都变得裹足不前。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些正反馈,来增加我们的自信心,一点点提升动力,这样才会做到化自卑为动力,掌控住主动权,做自己的主。
可以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摄影,写作,跑步都可以,将它发展成你的一个特长,然后走出舒适区。
与另一个有着相同爱好圈子里的人链接,生活丰富起来,就不会总是揪着自己的不足不放了。
还可以通过外在形象的改变,逐渐丰富内心的愉悦感,学习穿搭,塑形健身。
当你的外在改变后,也会接收到外界的赞赏,渐渐的你的内在也会改变。
还有,再没有自信起来前,你也可以假装很自信,慢慢的你就会喜欢并习惯这样的感觉,相信吸引力法则的力量,自信心真的会留下了。
2、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
在你情绪受困时,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当你强迫自己去思考时,大脑皮层的理性控制系统会被先激活,从而抑制住杏仁核的情绪系统,可以让自己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俯瞰和观察自己。
例如我们在网上冲浪时,或者像我写文章遇到他人留言评论,难免会有一些不友好的人,留下一些不太友好的言论。
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好的言论,会生气会发火,甚至情绪激动的敲起键盘回击。
我们大可不必这么隆重,这个时候,不如先暂停一下,冷静下来,启动旁观者的思维,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回击他,回击他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样做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与精力了,为什么要让一个陌生人来扰乱自己的好心情。
他想评论是他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如果不想看,就果断删掉。
这里的删掉不仅仅是把留言删掉,也要将留言在自己的心里删掉,让自己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
良好的心态就是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要有意识的远离负面情绪。
人生很短,要做的事情很多,你的时间很宝贵,不要将精力浪费在没用意义的人或事上。
(此处是个微笑❤)
3、分析清楚问题的原因
我们大多数时候会犯一个思维陷阱,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判断一件事的利与弊。
例如有些人喜欢把成功的结果归于自己,把失败归咎于外在环境,做成了,是自己厉害,做不成就怪运气不好,或种种原因导致。
因为这样想自己就不会犯错,可以很好的维护住自己形象与存在感,所以,这样定义,能够维持自己正确的心理信念。
另外还有一些人,会把成功视为偶然,不失败归结于自己。
他们的内心活动是,做成了,是自己运气好,做不成,就会想否定自己,看吧,我就知道,我做什么都做不好.....
这就是严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本质上都是在犯了简单归因的错误。
没有正确的分析清楚事情的问题所在,只是任由自己不正确的信念驱使,给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所以,当你下次在遇到问题,困境或者遭遇失败时,不妨多去想想:
向内:是自己的疏忽,误判还是真的能力不足。
向外:是他人,是环境局限,还是不可抗力的客观原因。
分析完,复盘后,怎样去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通过这样的仔细分析后,找到问题所在,才能避免高估自己或过度自责的思维陷阱中。
写到最后
尼采说:“眼睛即是监狱,目光所及之处就是围墙。”
人生不过是被人笑笑,或者去笑笑别人,
别让自卑局限了自己的视野,一个人的眼界小了,就会只看到近在咫尺的得失。
点个赞,不要让情绪的阴霾,遮盖了属于你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