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
读《红楼梦》,一个集诗意、聪慧、真情于一身的女子——林黛王,成了我的偶像。
诗意女子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花与柳是林黛玉的外在形象。花,温柔;柳,多情。中国古代的诗人为它们吟了多少佳词妙句啊!林黛玉是诗意,她不仅长得像诗,而且还是大观园里真正的诗人。她,怜花葬花泣残红;她,文思敏捷咏秋菊。“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何等的奇思妙想;以“冷月葬花魂”,对“寒塘渡鹤影”又是何等的清新自然。“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又如何不叫人暗暗叫绝!
聪慧女子
林黛玉是聪慧的,她初入贾府,时时在意,处处小心,将贾府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宝玉生病一段,她见凤姐竟没有来探望,心生诧异,想着凤姐就是没有这个心,为了做给贾母,王夫人等众人看,也少不了打个“花胡哨”。她正想着,凤姐就带着一大班人马蜂拥而来。她深谙世故却不弄世故,她爱僧分明,她可以给赵姨娘含笑让座,却绝不会像宝钗曲意逢迎他人。
真情女子
她的真性情最令我敬佩。她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她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她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
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但这里没有可以依靠的家人,没有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总失。她常常耍小性儿,语句敏感,欲吐又咽,这又何尝不是因为她深爱着宝玉?若无此情,她大可不必为宝钗爱宝玉奚落而喜形于色,为三张旧帕题诗洒泪。真情女子,红颜薄命,最后只剩“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林黛玉是我的偶像,我要以她为榜样,深谙世故,不弄世故,激发潜能,提升自己。
初一(25)班 彭可琦
我的偶像
偶像这个词,小而言之,记载着每一个人所崇拜的对象;大而言之,它胜似一盏指路明灯照耀内心的黑暗。
而我的偶像便是——苏炳添。
这动作,催人奋进。
奥运,百米,激情,爆发。
今年的奥运会是沉寂,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却更加激动了,挥舞着手臂愈发紧张。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站在跑道上,微笑地面对拍摄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把手举在肩膀旁,比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意思是进步一点点就行了。
便随即蹲下,踩着助跑器,好像时刻准备爆发。“嘭”发令的声音响彻整个田径场。苏神本撑在地面上的手顿时抬起,身体在行径间逐步抬起,两腿不断打开往前送,眼睛时刻目视着前方,好似插上了一双翅膀。最后,身体向前俯伸,双臂落在后方。当亮出9秒83的成绩时,我相信全国人民都在沸腾,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人将第一次战斗在该项目的决赛舞台,也意味着中国人又一次突破了自己。
这动作,虽不起眼,却催人奋进,告示着人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木棒,连结情谊
接力,木棒,连接,团结。
随着开场时四个中国小伙子施展的“气功”,全国观众好似便感受到了他们一欲让所有人见到中国人的速度。站在接力的位置上,做着热身动作,那眼神中泛着冲锋的光。
“嘭”眨眼间,一棒汤星强便与二棒谢震业完成交接。开始疾驰,不断加速,而苏炳添只回头望了一眼,便开始预跑,甚至途中未向后看一眼,木棒便顺利交接。在弯道上,苏炳添不负众望,圆月弯刀,一个劲地向前冲,头发被强劲的风吹得极低,呼吸愈来愈猛烈,甚至递棒都还处在第三位。
最后结果虽仍处于如前几届一般的第四名,但被这些白人、黑人所称霸的赛场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这木棒虽没有通天力量,却连结情谊,告示着团结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这努力,坚持不懈
身后,努力,奋斗,荣光。
也许大家只看到了苏神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曾想,他正在担任暨南大学副教授,光是论文便发布了好几篇,而训练的日子,更是日复一日,生活中除了训练便是比赛,一切都过得那么充实。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他的魄力,他曾经更换过一次起跑腿,可能大家并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但是更换起跑腿,长时间,可能几年都不能适应下来。可他只经过一年的沉淀便成为了博尔特这位短跑之神的关注。他也因此打破了在中国尘封已久的十秒大关。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百米世界名将。也许,这便是他成为世界名将的原因吧。
这努力,虽然微小,却只要坚持,不久的将来便会告示你努力的价值。
如今世界多了一个有实力,懂团结,坚持不懈的榜样。他便是我的偶像——苏炳添。
初一(25)班 刘仁韬
我的偶像
英雄胸中有傲骨,铮铮傲骨岂能弃?
——题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怔怔地盯着诗句出神,我的偶像---项羽,他是一代西楚霸王,那个令山河变色,草木含悲的项羽。
我崇拜,崇拜项羽的神勇无双。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在那个百姓苦不堪言的时代,他带领着八千人起兵反秦,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击败秦军主力,以少胜多,剑指咸阳,意气风发。自此,他一战成名,万人追捧。项羽为人信义,愿让天下寒士欢颜,辗转天地,一呼百应,以一敌十,所向披靡,此等壮举,何人能比?
我钦佩,钦佩项羽的诚实守信。
鸿门之宴,项羽杀刘邦,怎是优柔寡断?不杀刘邦,只因项羽乃诚信之人也。项羽曾答应项伯,要善待刘邦,以至范增再三提醒,项羽都默然不应,如此诚信,难道不应为之喝彩?人言此为妇人仁,我叹此为君子度。
我敬佩,敬佩项羽的铁骨铮铮。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楚汉之争,生灵涂炭,刀光剑影中,项羽被逼至乌江。前有刘邦虎视眈眈,后是盼他凯旋的江东父老,四面楚歌,项羽毅然决然地仰天长叹:“籍何颜以对江东父老?”,后自刎乌江。一代传奇,终止于此。虽乌江自刎,但傲骨仍在。项羽一生戎马,却落得个功败垂成的下场,只因他不愿苟且偷生,只因他是那个守仁义、争骨气的霸主!身为一方霸主,项羽自当有他的傲骨与自负,兵败垓下,逃亡至江畔却不肯过江东,自刎乌江彰显那与生俱来的帝王锐气和傲骨,正是这一番铮铮铁骨,才成就了项羽千古不败的佳话。
英雄自去,气魄犹存。项羽逐鹿中原,虽自刎乌江,但他那一番傲骨,却被后人连连称赞。我崇拜,崇拜项羽的神勇无双,崇拜项羽的诚实守信,崇拜项羽的铁骨铮铮!
初一(25)班 杨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