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后来到单位隔离的十几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读书,一个人思考,于是就想在即将结束隔离的时刻,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拿来分享于亲爱的笔友们。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就像一道晴天霹雳刺破了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我们每天打开头条,首先关注的不再是娱乐绯闻,而是一组组日益飙升的数据,爆表的数据让我们开始对这个陌生的病毒产生了恐惧。是的,恐惧是我们人类进化中形成的一项自我保护的本能,面临着病毒的肆意威胁与恐惧,芸芸众生中手足无措的小老百姓开始急寻保身之神,令我们欣慰的是,还真有一位驱病降毒的大神,他就是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院士,他带来了祛除病毒的利剑——在家隔离。隔离确实能够隔离病毒,但是隔离不了人类本能的恐惧,正是恐惧让我们从新闻中看到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比如,一位从未做过违法乱纪安分守己的某男子居然一大早莫名其妙地招来了警察的突访,事后才明白原来是隔壁邻居因听到男子家里传来了一声大了点分呗的咳嗽声(咳嗽放屁打喷嚏…这些在人类平时生活中,实在是平常不过的小动作了),此时感到万分恐惧才出此下策请来了警察叔叔。
看到这我想说的是,正常情况下,恐惧本能对我们人类是有用的。但是恐惧本能往往对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起到反面作用。它误导我们的注意力去关注那些我们最害怕的事情,而不是那些真正危险的事情。为了便于理解上面的内容,首先我们要真正搞清楚两个概念——恐惧与危险。
恐惧和危险是两个不同概念。可怕的事情,仅仅给了我们一种危险的感觉(就是恐惧感),但是真正危险的事情则会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过度关注可怕的而不是危险的事情,就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放在了错误的方向。现在我们在回过来分析一下上面的闹剧(当然了这种闹剧也是出于对自身以及社会的保护,在这里没有丝毫贬义之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怕的病毒并不等于会对人身产生危险,这个条件就是我们自身做好了隔离措施,那么谈之色变的病毒因失去了传播途径而就变的不是那么危险了。
面对恐惧我们该怎么办?很简单的四个字 ——实事求是,就是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害怕的事情不一定是真正危险的。我们对于暴力、病毒以及污染的天然恐惧,会使我们习惯性地过度高估这些风险。要想控制我们的恐惧本能,我们需要计算真实的风险。 风险=危险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你面临的真实风险,并不取决于它看起来多么吓人,而在于两个因素:危险的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还记得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海啸灾难么,因为海底地壳褶皱运动引起了大地震。这场地震又因地壳板块的移动又造成了一场巨大的海啸。这场海啸掀起的巨浪翻越福岛核电站的防波堤,导致福岛被水淹没,此时全世界充斥着指责福岛核电站可能有核污染的报道。于是可怕的新闻报道让人们拼命逃离福岛,在这场大逃离运动中有1600人丧失了生命。但是令人可悲的是这1600人中没有一个人死于他们拼命想逃脱的核辐射,而这1600人的死亡都是由于他们拼命试图逃脱。进一步的分析,他们中主要都是死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精神疾病或者心脏病的老年人。他们并没有死于辐射,而是死于对辐射的恐惧。
面临恐惧,我们不要手忙脚乱, 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你在恐惧中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不要在恐惧中做决定。其实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可怕,这是因为我们注意到的信息都是被媒体精心选择过滤过的,而媒体刻意选择那些吓人的信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恐惧能够集中在今天真正的威胁上,而不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病毒的世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惧的内心世界。